雲南彌渡: “老屋”住進“新村民”

近年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旅居棲息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
進入冬季以來,彌渡縣紅岩鎮大營村委會白崖古城村逐漸迎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式”旅居游客。他們或圍坐在農家小院前,或相邀行走在廣袤田野上,吹風、聊天、品茶、欣賞山水美景,肆意享受著彌渡獨特的氣候。
來自成都的張秀芬,四年前來到白崖古城村,就深深喜歡上了這裡宜人的自然環境。她租下村裡的一幢民房,開始了她的旅居生活。據張秀芬介紹,她每年都會在這裡生活三四個月才離開。去年春節,她還把家人、朋友都帶到這裡。
旅居客行走在田間。彌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與張秀芬一樣來旅居的還有李家亮夫婦,兩年前,他們辭去上海的工作,想尋找一個適合他們旅居的地方。去年10月份,他們最終選擇在彌渡旅居。
李家亮說:“對於旅居生活,我比較看重三個條件,第一是人文,第二是自然,第三個是地理位置。我們比較了周邊的很多地方,貴州、昆明等地都去過,還是覺得這個地方適合我們。在這裡多住一住,如果有機會能夠真正在這裡扎根,可以把朋友帶過來,一起來這裡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近年來,白崖古城村搶抓機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提升村內道路、污水收集處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黨建引領,村企同步同向,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和農民閑置房屋﹔引入新型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經營村庄,建立聯農帶農機制,兼顧各方利益,發展旅居產業,帶動群眾增收、搞活當地經濟。
白崖古城村。彌渡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目前,白崖古城村共有5家客棧民宿,6家餐飲店,有16戶農屋出租,每年可帶來超20萬元租金收入的同時,還為村裡創造了30多個就業崗位。
白崖古城村只是彌渡縣打造旅居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彌渡縣順勢而為,搶抓打造“旅居雲南”品牌機遇,發揮資源優勢,打造“旅居雲南”彌渡樣板。目前,以紅岩、新街等6個鄉鎮的16個村庄為重點,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鮮明、業態豐富的要求,做好旅居生活點空間布局,為旅居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旅居生活體驗,推動旅居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1—10月,彌渡縣累計接待游客191.94萬人次,同比增長15.08%﹔旅游總花費27.76億元,同比增長5.29%。(王桂瓊、鞠強、周艷發)
來源:彌渡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