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廢舊農膜回收 樂了農戶綠了農田

熊正寶清理回收的一車廢舊地膜。
63歲的熊正寶是安寧市八街街道辦事處廢舊物資回收網點的常客——他一天至少三次交售廢舊地膜。他說:“自從街道回收廢舊地膜以來,得閑我就去地裡撿拾廢舊地膜、滴灌帶等物資,裝滿三輪車就來交售,每次能賣70元至100元。一年大概有5000多元收入,足夠我和老伴趕集的花銷,日子過得美得很。”
類似熊正寶這樣為當地農田減塑增綠,為自己或農戶增收增產的“膜法大師”還有一大批。
2020年初,昆明市供銷社以廢舊農膜回收為突破口,以安寧市供銷社全資社有企業安寧市物資回收總公司為主體,在安寧市八街等街道試點廢舊農膜等鄉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安寧市物資回收公司總經理楊鴻斌介紹,試點以來,安寧市35個綠色回收站(點)回收廢棄農用地膜、廢舊滴灌帶、噴淋管帶647.35噸,實現了安寧市涉農街道烤煙廢舊地膜100%回收,廢舊棚膜回收率80%以上,廢舊地膜回收率85%以上。
地膜、滴灌帶等物資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生產資料。由於長期重使用、輕回收,鄉村廢舊工具、農作物秸稈、玻璃制品等生產生活廢棄物隨意丟棄,已成為鄉村人居環境的主要污染源,特別是廢舊農膜、農藥塑料包裝、滴灌帶等塑料制品,常年廢棄在田間地頭,自然分解需要上百年,既破壞了土壤結構,帶來土壤板結、出苗率低等生態環境問題,導致糧食減產,又污染了環境,影響了村容村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改善城鄉發展條件、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的迫切需要。在鄉村廢舊物資回收利用中,發揮各級供銷合作社全資、控股的物資回收公司主力軍作用,構建鄉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是化解鄉村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難題的有效途徑,是可推廣可復制的方法舉措,既增加了廢舊農膜回收收益,又調動了群眾撿拾交售積極性。
試點兩年來,安寧市物資回收總公司累計回收農業廢舊農膜647.35噸,其中回收廢舊地膜397.26噸、塑料滴灌帶250.09噸﹔回收金屬2580噸、紙張1367噸、玻璃472噸。農作物秸稈綜合回收利用22107噸,其中油菜秸稈4455噸、玉米秸稈12117噸、各類玫瑰花枝條3696噸、葡萄秸稈1839噸,實現鄉村廢舊物資回收產值2621.39萬元。
楊鴻斌表示,廢舊物資變廢為寶也能結出民族團結“石榴果”。熊正寶是來自祿勸雲龍水庫周邊的搬遷移民,他利用閑暇時間清理田間地頭的廢舊塑料制品,不僅讓自己有了收入,也為農田減塑增綠作出了貢獻。
目前,安寧市物資回收總公司正在全省率先推進“兩網融合”(再生資源回收網絡、生活垃圾收運網絡)試點工作。其中,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安寧市八街街道轉運中心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主要承擔八街街道、縣街街道30余個村級回收(站)點廢舊金屬、廢紙、廢塑料、廢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的儲運、轉運任務。通過將各回收(站)點回收的低值可回收物壓縮打包后,轉運到分揀中心進行精細分揀,串聯起以村級回收(站)點為基礎、街道轉運站為骨干、市級綜合型綠色分揀中心為龍頭的三級回收利用體系,形成村收集、街道轉運、市集中處理的三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率達95%以上,為建設“民族團結一家親,攜手共筑石榴情”再添新佳話。(記者廖興陽 通訊員戴偉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