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加快構建電力現貨市場——
電力現買現賣 價格能漲能降

在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每隔15分鐘就會產生一個新電價,一天之內將產生96個不同的電價。在這裡,電力作為現貨商品將隨行就市、自由買賣。
今年11月,雲南電力現貨市場首次開展整月連續結算試運行,交易電量超過200億千瓦時,其中清潔能源佔比近80%,平均每天近250家市場主體參與電力現貨交易申報。這意味著雲南充分融入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更高效地實現省際間電力盈缺互補,有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為加快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注入新活力。
預售變日結 電力現貨市場加速構建
作為能源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建立健全電力市場,能夠有效推動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能源高效利用。市場經濟中,電力作為一種商品,隻有參與到買賣當中才能體現價值。市場上存在電力中長期交易和電力現貨交易兩種交易方式,與中長期交易相比,電力現貨交易更為機動靈活,能夠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支撐新能源大規模發展,推動市場公平高效競爭。
雲南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目前以水電為主的綠色電源裝機超過1億千瓦,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連續8年保持在90%左右。截至9月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4700萬千瓦,帶動全省發電量增長13%。
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對電力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參與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能推動更大范圍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加快能源轉型,無疑是改革“棋局”中的關鍵一步。
雲南省此前已開展近1年的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在完成多日、周、旬結算運行的基礎上,今年11月,把現貨結算延長到全月,24小時不間斷開市,將電力現貨及時出清。昆明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顯示,雲南電力現貨市場試運行結算周期的25天時間,發電側出清電量達到227億千瓦時,跨省送電出清電量達到145億千瓦時。
“雲南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超九成,天陰下雨、沒有風,對清潔能源出力影響比較大,通過省內調節難以緩解,通過南方區域現貨交易,可以保障省內電力供應,實現更大范圍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雲南電網公司調度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劉雙全說。
雲南電網節約用電服務中心市場交易與分析科經理段沛恆認為,現貨市場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可以通過價格信號更加靈敏地反映電力供需形勢變化,能夠體現電力資源的稀缺程度,南方區域電力市場能夠在更大范圍發揮資源優化配置作用,促進西電東送和清潔能源消納的可持續發展。
觀望變參與 電力交易推動降本增效
在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游產出的鋁水、鋁錠供給下游企業生產使用,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電,每年以超過400億度用電量成為雲南第一用電大戶。當天發電情況怎麼樣?如何錯峰用電,用更少的電生產更多產品?是該公司慧能售電市場部經理楊艷威每天都在思考的事。
自2023年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試運行以來,楊艷威從電解工變成了一名電力現貨交易員。“經過研判,如果當期電力現貨價格低於中長期交易價格,我們就會擴大參與現貨交易規模,可以省下不少電費成本。”楊艷威說。
在昆明電力交易中心大屏上可以看到,現貨交易體系涵蓋發電、用電、售電公司等用戶主體,雲南電力現貨市場已初具規模。隨著電力現貨市場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用電大戶的態度正從觀望變為參與。
“從申報主體上看,發電側方面共有49家電廠通過報量報價的方式參與現貨出清,其中既有水電廠、火電廠,也有新能源電廠,有36家水電廠以報量不報價的方式參與出清,123家售電公司和兩家電網企業參與現貨申報。”昆明電力交易中心電力交易部經理吳滇寧介紹。
對於發電企業來說,電力現貨交易意味著更多的交易機會和競爭壓力,需要進一步提高發電效率和降低成本。對於用電企業來說,將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議價能力,將為儲能等新型市場主體帶來商業機遇。
在電力現貨模式下,價格成了最好的用電“指揮棒”,電力交易既能靈敏地反映短時供需變化,也能通過價格信號來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
“從去年12月開始,我們共參加了4次現貨結算試運行,結算電量超20億度。”大唐雲南發電有限公司交易運營中心副主任趙發家介紹,以前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主要是以中長期交易為主,按月進行結算,參與現貨交易以后,每天需要關注市場供需形勢、天氣情況、機組運行情況以及中長期持倉量,綜合制定報價策略。
大唐雲南發電有限公司總裝機831萬千瓦,全部是清潔能源。為了搶到電力現貨交易的紅利,11月以來公司每天都研判次日的報量報價策略。
以前參與電力中長期交易,會遇到市場行情波動、生產計劃調整等情況,有時提前購買的電量用不完,有時又不得不高價買電。這是雲南玉溪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曾遇到的尷尬局面,這無疑帶來了用電成本的大幅增加。
“自從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我們密切關注電價波動,根據電力現貨交易情況靈活調整生產計劃,電費貴的時候少用電,電費便宜的時候多用電,通過錯峰生產降成本效果明顯。”公司副總經理陳丕錦說。
記者了解到,通過參與現貨交易,有分布式電源的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發電、用電時間,其中包括屋頂光伏、虛擬電廠、車網互動、加裝用戶側儲能、投資充電站等,在電價高的時候向電網放電,在晚上電價便宜的時候,集中進行電動車充電來獲取收益。
在雲南,通過一條條“電力高速公路”,當天交易的電力實現跨區域流動,“閃送”千裡當天“收貨”,能漲能跌、跨省自由交易的電力現貨市場加速構建,獨立儲能等入市實現零的突破,逐漸打破傳統電力市場格局,成為電力改革的新銳力量。一個更加綠色、智能、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正在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記者 段曉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