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昭通大關:竹產業蓬勃發展 就業創業活力足

2024年12月08日10:27 |
小字號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擁有得天獨厚的竹資源優勢,山巒疊翠之間,竹林綿延如海。近年來,大關縣將竹產業定位為縣域經濟支柱產業,全力打造竹產業全鏈條發展格局。從竹苗的培育、竹林的管護,到竹子的高效採伐與精深加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

竹材加工廠.JPG

竹材加工廠。

在竹產業的帶動下,大關縣的創業就業局面煥然一新,一些懷揣創業夢想、具有奮斗精神的年輕人紛紛將眼光投向鄉村,踏上返鄉創業之路。向元媛便是其中一位,在昆明奮斗15年,積累了8年電商工作經驗的她,面對電商業務逐漸萎縮的態勢,一度陷入迷茫。然而,父親的一句話,讓她看到了家鄉竹產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於是她毅然返鄉,和父親一起種竹。

回到大關,向元媛首先做的就是了解當地竹資源狀況,跟父親學習竹子栽種及管護相關知識,同時將自己以前的工作經驗運用到實際管理中,通過短視頻平台,大力宣傳大關筇竹。

向元媛說:“作為一名返鄉青年,返鄉的意義就是運用我們在外所見所學和接觸到的新工具結合家鄉的產業發展需求,不斷提升優化企業的管理和經營,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讓大家生活越來越好。”

筇竹竿.JPG

筇竹竿。

從2019年到2022年,向元媛和父親先后在大關縣木杆鎮、靖安鎮等地種植筇竹和方竹共計14000畝,並成立了昭通市某林業有限公司。公司採取“企業+農戶+村集體”抱團的發展模式,老百姓用土地參與入股與公司進行合作,收益后按佔比進行分紅。在西南林業大學董文淵教授及團隊的指導下,通過科技種植筇竹的方法,今年木杆鎮甘頂村的3000畝筇竹基地已初見成效。

從竹苗的培育到竹子的栽種和管護,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許多村民通過在向元媛家的竹基地務工,獲得了穩定的收入。冬季正是竹林管護的好時節,在靖安鎮的種植基地裡,工人正在忙碌地補種方竹、黃柏和管護竹林。他們嚴格按照科學標准,在山坡上種下一株株竹苗,清理竹林裡的雜草,為竹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環境。靖安鎮五星村村民楊隆開夫妻倆從今年一月份起就在竹基地務工,從育苗、栽種到除草、施肥,現在收入已有5萬塊錢左右。

據向元媛介紹:“從今年1月份起,我們就開始用工了,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七八十人,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工資已經接近130萬。”

筇竹家具成品.JPG

筇竹家具。

竹材加工環節,更是為就業拓展了巨大空間。眾多加工廠的建立,吸納了大量周邊村民就業,他們經過專業培訓后,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走進大關縣某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不斷,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各種設備,一根根竹子在這裡經過分級、防霉、防蛀、調直、塑形等多道工序,搖身一變成為高品質的竹材,進而被加工成款式新穎、環保耐用的竹家具,暢銷省內外市場。隨著公司訂單的不斷增多,對用工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公司總經理胡金華介紹:“公司現有職工70多人,全都來自於大關本地。根據各個崗位的不同,正式工的工資水平在4000—8000元左右,有時候會根據訂單情況就近尋找一些臨聘人員,臨聘人員的薪資模式是日結。”

今年22歲的楊順毅是從天星鎮搬遷到靖安安置區濱江社區的大學生,畢業后便來到公司上班。在數控車間裡,她熟練地操作著電腦制圖,切割機器則按照她的設計將木板切割成所需的形狀,能夠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她心裡很滿意。 “這個崗位和我大學所學的專業比較對口,然后做起來的話,上手比較快,學起來也比較快。”

在大關,像向元媛這樣的返鄉創業者並非個例,眾多的創業者和企業在竹產業這片廣闊天地裡大顯身手。據統計,目前大關縣已發展筍材加工企業20家,涉竹集體經濟組織23個,家庭農場及農民專業合作社82個。其中,筍材加工企業直接帶動1500余人就業,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和群眾增收致富。(朱睿、彭明星 文/圖)

來源:大關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