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綠色低碳,做到有“跡”可循(社會雜談)

2024年12月02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綠色低碳,做到有“跡”可循(社會雜談)

今天的話題,從一顆橙子說起。

前段時間,筆者在網上下單了某款橙子,收貨時發現每顆橙子表皮上都貼著一張綠色標簽,上面標注著“0.2956”的數值。筆者了解到,這款橙子擁有農產品領域的“碳標簽”。賣家通過量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用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相應產品的碳足跡。“0.2956”意味著在低碳環保措施下,生產上市這樣一顆橙子的全鏈條碳足跡為0.2956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比普通橙子的碳排放量少了近一半。

隨著“雙碳”工作的不斷推進,綠色低碳生活漸成風尚。碳足跡,通常用來衡量個體、組織、產品或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石油、煤炭等含碳資源消耗得越多,溫室氣體排放量就越大,碳足跡也就越大。當產品的日常生產或個人的衣食住行被精確量化為對應的碳足跡之時,就能夠摸清“碳家底”,算好“減碳賬”,引導人們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消費習慣,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碳足跡看不見、摸不著,咋樣計算才科學?需要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對重點產品和服務的碳足跡進行精確計算和統籌管理,讓碳減排有“跡”可循。

當前,國家已出台部署了不少政策,在制度層面捋清碳足跡的“追蹤方式”: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提出要構建多方參與的碳足跡工作格局、持續加強產品碳足跡能力建設等﹔9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准委)批准發布GB/T 24067-2024《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規定了產品碳足跡的研究范圍、原則和量化方法等……各項國家標准正在陸續推出,碳排放監測核算能力不斷加強,碳排放年報、快報等制度也在加緊建設,中國碳足跡管理體系構建開局良好,逐步邁向實質操作階段。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規則將碳排放數據納為必要的考核指標,碳足跡已成為產品出海的重要“綠色通行証”。

要做好產品的碳足跡管理工作,提升企業環保和能效管理水平,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江蘇首個產品碳足跡實時管理平台運行,讓碳排放像電能一樣方便量化分析,挖掘企業降碳能力﹔粵港澳大灣區35項新產品碳足跡評價技術標准近日發布,為企業開展碳足跡管理提供科學指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更有底氣﹔浙江當地組建紡織產業“碳足跡標識”認証聯盟,某紡織企業獲頒認証証書,其創新面料產品拿下巴黎奧運會等賽事制服裝備的相關訂單……

此外,相關行業協會、企業還要主動參與具體產品碳足跡國際規則制定,提升中國貢獻度,在國際貿易中打開新空間,推動國內外碳足跡工作協同互促,力爭在鋰電池、光伏、新能源汽車和電子電器等領域推動制定產品碳足跡國際標准。

碳足跡管理工作是項細活兒,涉及多個行業、多種產品、多個環節、多個領域,需動員社會主體廣泛參與。比如,要推動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升級,上下游協同減排﹔還要持續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好碳排放管理員等“雙碳”人才儲備工作﹔個人則可以通過環保出行、資源回收和綠色消費等方式,減少日常碳足跡。向“綠”而“新”,期待經濟社會發展含“綠”量不斷提升。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