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長安》:絲路情緣的跨文化共鳴
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十屆“落葉時節”明斯克國際電影節上,由中國、伊朗、哈薩克斯坦共同制作的電影《長安·長安》榮膺主競賽單元最高獎——最佳故事片金獎。影片通過哈薩克斯坦留學生阿雅娜與中國青年桑加爾的跨國情感故事,探討婚姻家庭和女性成長話題,引發中外觀眾的情感共鳴。導演將故事發生時間設定在2031年,展望中國—中亞人文旅游班列開通后各國人民文化旅游交流活動頻繁的盛況,展現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經貿合作與城市發展的輝煌成就。
電影《長安·長安》的獨特之處在於將跨國愛情故事與中國傳統戲曲的經典元素巧妙結合。片中,阿雅娜因熱愛中國文化來到古城長安,在排演秦腔《白蛇傳》時與桑加爾相愛。導演把戲曲橋段融入情節之中,使跨越時空的兩段愛情在情感表達和人物塑造上形成互文。例如,在阿雅娜和桑加爾的感情發展中,面臨著來自外界的壓力,正如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遭遇法海的阻撓一樣。對戲曲藝術的共同熱愛,讓阿雅娜與桑加爾跨越文化藩籬,相愛相守。他們的愛情在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中得以升華。
絲路題材電影往往以宏大敘事表現時代主題。而電影《長安·長安》另辟蹊徑,以女性成長為切入點,思考跨國婚姻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為觀眾提供了觀照文化交流問題的日常化視點。影片以過去、現實兩個時空架構劇情。在現實時空中,桑加爾跟隨阿雅娜回到哈薩克斯坦,眼看著阿雅娜從寂寂無名的小角色成長為新人演員,自己卻因語言不通,隻能當出租車司機,收入微薄。巨大的差距讓兩人摩擦不斷,阿雅娜因此患上抑郁症。為了尋找慰藉,她踏上了前往長安、尋找回憶的旅途。導演通過交叉蒙太奇的影像表達手法,將秦腔《白蛇傳》、阿雅娜的回憶與火車旅途經歷並行展開,回溯阿雅娜從勇敢追愛到遭遇婚姻危機的情感變化過程。過去的回憶和現實的景象交錯疊印,阿雅娜逐漸修復了心靈創傷、理解了文化差異,並完成了個體成長。
片中另一個女性人物唐心,在阿雅娜的心靈成長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影開場,唐心以導游身份出現,帶有一種指引者的象征意義。她無私、真誠,讓身處異國他鄉的阿雅娜感到溫暖。唐心在丈夫意外去世后,獨自撫養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雖然經歷曲折,她卻始終以豁達的人生態度處之。唐心的愛與包容,也鼓舞了阿雅娜,使她獲得了直面婚姻問題的勇氣。導演將女性個體成長與國家文化交流聯系起來,讓個人命運起伏與社會變遷相互交織,繪就了一幅既細膩又宏闊的時代畫卷。
電影《長安·長安》充分展現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與長安文化景觀的魅力。在長安的影像建構上,創作者表現了國際港務區的貨櫃、大唐不夜城的火樹銀花,以及大雁塔、城牆等巍峨雄偉的歷史遺跡,描摹出現代化發展與厚重文化底蘊交相輝映的古城景觀。影片中也不乏哈薩克斯坦、伊朗的文化元素,如桌布、地毯等具有標志性的手工藝品,讓觀眾感受異域文化風情。
電影《長安·長安》在跨文化、跨時空的語境下,採取以影為媒、以情架橋的敘事策略,深描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和諧圖景,彰顯了“一帶一路”倡議惠及世界的重要意義。(趙 濤 郝蔣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