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梅裡時評

揚帆出海,小企業有大舞台(開放談)

彭支偉
2024年11月19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揚帆出海,小企業有大舞台(開放談)

  在今年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很多中小企業都積極展示自身優勢,向海外推介自己,這對於開放發展來說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

  怎樣理解中小企業加速揚帆出海這一新現象?

  一方面,企業在發展早期就開始探索海外業務,証明廣大中小企業發展質量較過去有了明顯提高。

  在中國,中小企業不僅有著數量多、分布廣、競爭強、作用大等特點,而且是中國供應鏈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區域發展、社會民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相比於已經處於成熟階段的大企業,中小企業尚處於發展期,既有著體制靈活、應變迅速、創新活躍等優勢,也存在附加值不夠高、公司治理不完善、風險抵御能力偏弱、平均壽命較短等短板弱項。傳統上,中國小企業往往通過一般貿易、“三來一補”加工貿易、全球採購等方式與海外企業產生聯系。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質量的提高,有意願、有能力、有底氣走向國際舞台的小企業不僅越來越多,而且領域覆蓋更加多元。從紡織服裝到零部件加工,從無人駕駛到生物醫藥……一批中小企業在出海實踐中既收獲了商機,更積累起了豐富的管理、生產、銷售、融資、服務經驗,加速實現了“發展支撐開放,開放促進發展”的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揚帆出海,也為中國更好融入世界經濟拓展了潛能。

  中小企業出海經營,能夠在依托國內供應鏈優勢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國際貿易壁壘的干擾,在各行各業的新熱點、新需求、新賽道、新模式等方面贏得先機。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這些企業還可以通過與全球產業鏈上下游大企業開展技術合作,實現自身技術水平的精進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分享海外伙伴經營、技術、理念等方面的“正向溢出”效應。

  與此同時,盡管中國眾多中小企業已躋身國際知名品牌的供應商行列,產品質量、工藝水平、性價比都很過硬,但在自身品牌建設方面卻顯得不夠匹配。通過提早進軍國際市場,相關企業可以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范圍內提早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 。從某種意義上看,這有助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更容易開展深度協作,盡早將各自的特定優勢整合成集群優勢,通過實現規模經濟來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揚帆出海,小企業擁有大舞台。這個舞台,既是高水平展會,更是實打實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在保持樂觀預期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多數小企業還存在高素質復合型跨國經營人才不足、長期戰略規劃能力欠缺、經營管理比較粗放、技術研發和吸收能力較弱等問題。這些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時的優勢,主要還是來自國內供應鏈帶來的成本節約。為此,有關各方應當根據不同行業特點,持續性、前瞻性地為廣大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

  令人欣慰的是,呵護中小企業揚帆出海的政策合力正變得更大、更強。人們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中小企業投身國際化發展的浪潮,將有力地支撐中國在更高層次上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最終為促進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作出全新貢獻。(作者為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