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雲南分網>>雲嶺時評

青年干部駐村要嘗遍“三味”

2024年11月16日09:10 |
小字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干部響應號召,奔赴山野田園,揮洒青春的熱血汗水,為建設美麗鄉村添磚加瓦。打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裡”需要駐村干部勇嘗“泥土味”、願嘗“煙火味”和敢嘗“汗水味”,成為群眾想依靠、靠得住的人。

青年當勤學奮進,以“直挂雲帆濟滄海”的氣勢勇嘗基層的“泥土味”。“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青年干部下派駐村,要有“生逢盛世當勇立潮頭”的政治覺悟,立於基層大舞台中,要卷起褲腳、擼起袖子,主動走進田間地頭,俯下身子融入基層,熟悉村情民意,把山野溪流、田間地頭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練兵場”,勇於品嘗“泥土氣息”。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求學勁頭,切實加強學習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勤“充電”、多“增能”。不僅要學習“三農”知識、利民政策等理論知識,更要虛心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在汲取豐富的前人經驗中勇於創新,在用腳步丈量土地的過程中拓寬視野,在常學常用常悟的過程中完善自己。

青年當心懷天下,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願嘗基層的“煙火味”。“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駐村干部要入鄉隨俗,心中有民,常進“百家門”,會坐“小板凳”,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要少一點“書生氣”,多一點“接地氣”,在朝夕相處中查問題、找思路、尋對策、覓良方,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在訪民情、察民意、聽民聲、解民憂中品嘗“煙火氣息”,用心用情用力搭建起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要多講一些直截了當的家常話,少講一些官話套話,視群眾為親人,時刻關注群眾安危冷暖,在家長裡短中了解民之所想,隻有成為群眾眼中的“自己人”,才能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

青年當腳踏實地,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精神敢嘗基層的“汗水味”。“大道至簡,實干為要”。駐村干部深入基層,要不斷學習,淬煉自己,做到手上有招,關鍵時刻要豁得出去、干得出彩,保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去面對基層中的困難,接好時代的接力棒,練就過硬本領,用實干回應群眾期待。要用苦干快干實干,讓鄉村舊貌換新顏,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想要贏得“人民的心”,就得多接幾次“燙手山芋”,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以擔當踐使命。隻有努力耕耘好基層這片希望的田野,用奮斗為鄉村添色彩,用實干的“汗水”書寫好駐村“答卷”,才能將自身的“辛苦指數”換得群眾的“幸福指數”。(俸春玲)

來源:雙江縣委組織部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