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網絡主播的“精英人設”背后是什麼

2024年10月25日08:3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主播的“精英人設”背后是什麼

大批網民從推崇其“精英人設”到質疑其“精英人設”的心態轉變,頗為耐人尋味。

——————————

10月15日,以古玩鑒寶出名、在短視頻平台大紅大紫的直播賬號“聽泉鑒寶”在短暫的停播之后正式復播,並宣布改名“聽泉賞寶”,再次掀起一波流量熱潮。此前,短短一年多時間裡,他的粉絲數先是從幾百人上漲到千萬級,又在近一個月內再次吸粉千萬。此前,由於陷入學歷真假的風波,這一賬號在網上引發爭議,隨即暫時停播,似乎是要避一避輿論的鋒芒。然而,從其復播的“盛況”來看,正如他自己在直播間所言:“原本想沉澱一下,結果沉澱了個寂寞。”

回顧“聽泉鑒寶”的成名之路,他先是從自己較熟悉的古錢幣領域入手,在“鑒寶”這個賽道贏得了一定名聲,之后一邊擴大“鑒寶”范圍,一邊“花式整活”,逐漸成了人氣爆棚的連線主播。

在他的連線“寶友”裡,有真金白銀炫富的,有虛頭巴腦逗樂的,還有鑒貓的、耍寶的、自稱“盜墓”的,儼然把古玩主題直播變成了真人秀。在為觀眾提供“樂子”的同時,他也成功營造出了一套神秘的“精英人設”,令許多粉絲力贊其博學多才,進而對其學歷、背景展開猜測。

由於“聽泉鑒寶”曾在其個人信息頁面寫下“北京大學”字樣,關於他畢業於北大文博學院的傳聞,一度甚囂塵上。然而,媒體經過查驗,發現北大文博學院畢業生名單中並無“聽泉鑒寶”的本名。“聽泉鑒寶”也發布視頻澄清,表示個人信息是當時隨便填的,從未說過自己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於是,這位“網紅新秀”就這樣迎來了其職業生涯中最大的一次“翻車”。

盡管就結果而言,這場風波沒有給“聽泉鑒寶”帶來太大的損失。但是,大批網民從推崇其“精英人設”到質疑其“精英人設”的心態轉變,頗為耐人尋味。

其實,在短視頻直播平台上,各個賽道都不乏有主播因其“高學歷”“有背景”的人設而備受追捧,其中有高調亮出學歷學位証書、如假包換的“名校精英”,也有藏頭露尾、靠各種暗示讓觀眾覺得“不簡單”的神秘人物。雖然這些主播的學歷、背景,半真半假,成色不一,但大多數觀眾推崇的不過是一個“精英人設”的外殼,在篩選直播內容時,還是更欣賞風格下沉、接地氣、有趣味的內容,而不太在乎其專業程度。在這一背景下,旁人很容易對短視頻直播平台中涌現出的網紅,形成“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印象。觀眾群體的矛盾心態,本質上也是其知識焦慮與娛樂本能的交叉作用。

毋庸諱言,大多數人上網刷視頻、看直播,第一目標都是休閑娛樂﹔但又往往不好意思徹底放鬆,於是總想給休閑娛樂賦予一點積極向上的意義。這時,那些自帶“精英人設”的主播,就有了很大優勢。

以“聽泉鑒寶”的直播間為例,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多數觀眾是來看“聽泉鑒寶”和其他主播連線,看熱鬧找樂子的,學習古玩知識只是順便的事。但是,若是沒有這層嚴肅內容作為外殼,“聽泉鑒寶”隻靠插科打諢,恐怕也很難取得今日的成功。

這種矛盾的用戶心態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好苛責的。網民刷短視頻、看直播時,純粹享受快樂沒什麼不好,如果能再學到點知識,更是錦上添花的好事。不過,我們也要看到,觀眾的心態與需求,客觀上造成了一種微妙的平台狀態,唯有對這種平台狀態加以積極引導,才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

觀眾在推崇“精英人設”的同時喜歡相對輕鬆的內容,一方面給部分投機者提供了“硬造人設”、渾水摸魚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讓一些確有真才實學的主播難以找到分享專業知識、與觀眾深度交流的機會。前一類人根本沒有專業水平,本質上是在欺騙觀眾感情,至於后一類,則難免令懂行的人為其感到可惜。

對此,平台應有所行動,在充分考慮受眾需要的前提下,主動優化平台生態,讓真正有水平的“金子”發光,創作出既有趣又有價值的內容,同時嚴厲打擊那些以欺騙手段“立人設”的行為。總而言之,如何讓平台生態實現“優勝劣汰”而非“劣勝優汰”,才是在諸多討論中最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之一。(楊鑫宇)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