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大理雲龍:零工“小”市場 就業“大”民生

2024年09月06日10:10 |
小字號

今年以來,大理州雲龍縣積極拓展靈活就業人員公共就業服務渠道,加快零工市場(驛站)建設步伐,為靈活就業人員“建好家、搭好橋、撐好傘”,大力幫助支持靈活就業人員實現就業增收。

雲龍縣全面發揮鄉(鎮)黨委統籌協調職能與村(社區)黨組織引領服務效能,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就業服務”深度融合的一體化工作格局,依托鄉(鎮)、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及工會陣地,精心打造“貼近群眾、服務到家”的勞動就業幸福驛站,建立“1+11+N”模式,即以縣級零工市場為核心、輻射11個鄉(鎮)、設立N個村(社區)幸福小站的零工市場服務體系﹔深入摸排轄區內零工基本情況和聚集攬活的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結合現有商貿街區、市場、易地搬遷點、行業產業集聚區域,選擇交通便利、人員求職集中的地點作為零工市場(驛站)選址地點。目前,已建成1個縣級零工市場、3個“賢龍勞務驛站”、1個“大青樹”勞動幸福小站和多個村級服務點。

據悉,雲龍縣零工市場總佔地面積300多平方米,充分利用閑置的房屋資產,與社區共建共享共服務,配套完善了候工休息、技能培訓、勞動維權、創業服務、權益維護、政策咨詢、招聘服務、求職服務、信息發布等功能區,配齊配強了一支專業服務團隊,為零工群體提供全方位服務,也為靈活就業人員打造了一個能安心就業的“新家”。

雲龍縣零工市場(驛站)的建設,旨在為靈活就業人員和用工主體提供服務,搭建信息交流和溝通對接的“供需橋梁”。零工市場恪守“統籌兼顧、雙軌運行、集約高效”的發展原則,堅持“黨建引領、部門協同、市場運作”的管理方式,推進“線上+線下”的服務模式,滿足勞動者多元化就業需求,暢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

截至目前,雲龍縣依托零工市場已成功舉辦26場現場招聘會、2場線上招聘會、1場直播帶崗和2場就業創業指導培訓﹔通過滬滇勞務協作項目,向上海轉移就業1569名務工人員﹔組織開展“採摘藍莓”專項勞務輸出活動,向西雙版納、芒市、保山、麗江等地輸送務工人員6360余人(次),向西藏林芝輸送務工人員80余人(次),為群眾帶來600多萬元的務工收入。同時,雲龍縣零工市場還致力於推廣“諾鄧火腿巧匠”“採茶工”等本地勞務特色品牌,目前,已登記4家火腿產業用人單位、吸納了416名火腿產業工人,以及6家茶葉企業、吸納了501名季節性採茶工。

零工“小”市場,就業“大”民生。雲龍縣把零工市場(驛站)作為“促就業穩就業”的重要抓手,不斷強化用工主體和零工群體間的“供需橋梁”作用,持續拓展零工市場服務范圍,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全方位拓展、全鏈條供給、全要素保障等就業服務,向就業形態更為鬆散、更加靈活的服務業行業和新就業形態延伸,營造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良好氛圍,將人社公共服務、社區服務匯聚在一起,合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將崗位信息歸集的觸角延伸到各鄉(鎮)、社區、村組,建立零工“即時快招”服務模式,優化零工快速對接流程手續,設立零工信息快速發布通道,促進供需匹配對接﹔健全培訓項目和培訓政策推介服務,提供符合市場需求、易學易用的培訓信息,引導零工人員參加急需緊缺職業技能培訓和新職業技能培訓,組織有創業意願的群眾參加創業培訓,幫助零工群體從“好就業”向“就好業”轉變。(楊建梅)

來源:大理日報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