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鎮沅:佛手豐收 特色產業厚積薄發

2024年09月03日11:49 |
小字號

秋日裡,走進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和平鎮那壯村的佛手種植基地,一股獨特的清香充盈鼻間,一個個形似手掌、黃綠相間的鮮果挂滿枝頭,村民忙著採摘、背運、選裝這些讓他們致富的“金果子”,臉上樂開了花。

佛手迎豐收。鎮沅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佛手獲豐收。鎮沅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佛手因形似手掌而得名,素有“果中之珍品,世上之奇卉”的美譽,其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疏肝健脾等多種藥用功效。“我家種了3畝,每畝能採摘1噸多鮮果,1噸能賣3000至4000元。”那壯村村民王國存說。

據悉,那壯村的佛手種植基地2017年開始種植佛手。村裡通過黨建引領,和當地一家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引進“雲佛手”品種推廣種植,並積極探索“村黨組織+公司+農戶”發展模式,以“公司出資、村集體協調、農戶管理”的合作方式,調動農戶的積極性,不斷擴大佛手種植面積,努力打造“一村一品”。

佛手迎豐收。鎮沅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1)

佛手迎豐收。鎮沅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最大程度地讓利於民,那壯村建立了淨收入按農戶65%、公司30%、村級集體經濟5%分成的利益鏈接機制。“農戶通過種植分紅加就近務工實現‘雙薪’收入,每年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那壯村一名村干部介紹,按照利益鏈接機制分紅,村級集體經濟每年能增收10多萬元。

探索行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外,那壯村還加強佛手鮮果產業鏈接,多次與專業院校、科研院所進行技術交流,建設加工廠,切片制成干貨售賣,以確保農戶的利益最大化。

發展佛手產業只是鎮沅縣產業振興的縮影,近年來,當地立足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堅定不移走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道路。目前,糧食、咖啡、肉牛、生豬、蔬菜、林果、中藥材等一批特色產業厚積薄發,描繪出村美民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羅成臻、陶文洲)

來源:鎮沅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