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香格裡拉上江鄉: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近日,在香格裡拉市上江鄉的“干岩房戰斗遺址”前,黨員們唱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嘹亮高昂的歌聲在山谷裡久久回蕩。隨后,黨員們還重溫了入黨誓詞。黨員夏志鵬說:“參加重走長征路、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令我非常激動,也讓我更加愛黨愛國,立志服務好上江鄉百姓、促進鄉村振興。”
上江鄉位於香格裡拉市西南部,毗鄰金沙江。該鄉是雲南省38個革命老區之一。1936年4月底,紅二、六軍團渡過金沙江,進入如今的迪慶地界。大部分紅軍部隊在上江鄉的士旺村、格蘭村和福庫村作短期休整后,由此地繼續北上,並在干岩房附近進行了小規模的戰斗。
在上江鄉,像“干岩房戰斗遺址”這樣的革命遺址還有很多。近年來,上江鄉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加強黨建,鞏固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提升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旅游,努力打造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新鄉村。
上江鄉強化政治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參加“重走長征路”、參觀革命遺址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全鄉黨員、干部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嚴格落實黨內生活制度,認真開展黨內集中學習,把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作為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有效載體﹔將思想活、素質高、能力強的村民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加強黨支部人才建設,充分發揮“領頭雁”功能,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村組干部和黨員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沖在一線、干在實處,積極宣傳各項政策,聯系服務群眾﹔在動物疫病防控、鄉村振興等重大任務中,黨員干部們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全鄉群眾的好評。
充分發揮地處金沙江畔,氣候適宜、物產富饒的優勢,上江鄉強化產業發展增收,促進鄉村振興。在發展傳統種植養殖業的基礎上,上江鄉以黨支部帶動村民小組、黨員帶動群眾,圍繞“一村一品”,融合紅色文化景點,著力打造集吃、住、樂於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點,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堅強的保障﹔對全鄉活動場所、公共廁所、圍牆、花台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提升,並進行綠化、文化牆等打造,全面提升了村庄村容村貌﹔每年重點表彰一批人居環境衛生干淨整潔的美麗庭院,在全鄉形成比學趕超、爭創一流的氛圍。
上江鄉黨委著力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的鄉風文明教育和“知黨恩、感黨恩、跟黨走”的感恩教育,不斷改善農民精神風貌,以好村風帶出好民風,提升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村規民約,並將環境保護、村庄衛生、文體活動、紅白喜事、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中﹔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黨委牽頭建立鄰裡矛盾、家庭矛盾、利益矛盾調解長效機制,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一幅夯實基層黨建、建設和美鄉村的新畫卷正在上江鄉徐徐展開。(彭少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