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出台意見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7月17日,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公布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和區域差異,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圍繞“3815”戰略發展目標,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雲南。
意見提出,將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構建生態環境准入管控體系,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九大高原湖泊“兩線三區”等的銜接,通過生態環境評價,科學劃定管控單元。以“三屏兩帶”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等為重點,確定生態環境優先保護單元,強化空間布局約束,構建省級總體管控、5個重點區域流域管控、16個州(市)管控、N個管控單元管控的“1+5+16+N”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意見明確,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滇中城市群等重點區域產業、能源和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中的應用,建立區域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管控機制。有力促進全省綠色低碳發展,支撐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引導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合理布局。在保証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有關准入條件的大型水電站、風電和光伏基地等清潔能源開發項目建設。嚴把各類開發區准入關口,推進能源梯級利用、污水收集處理及回用、固廢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等環境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服務沿邊產業園區和國際口岸城市發展,推動沿邊產業合理布局。
意見要求,強化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空間管控,生態保護核心區實行正面清單管控﹔生態保護緩沖區實行負面清單管控。強化六大水系水源涵養區、河湖水域及其緩沖帶等重要水生態空間系統管理,以螳螂川、漾弓江、瀘江等水環境質量改善壓力較大的水體為重點,開展問題識別、精准溯源、分區施策、系統治理,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以滇中城市群的大氣環境高排放區為重點,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的大氣環境受體敏感區為重點,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加強聲環境管理,推動土壤環境分區管控,對東川區、會澤縣、蒙自市、個舊市、建水縣、馬關縣、蘭坪縣的新改擴建涉重金屬重點行業項目,實施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減量替代”。(杜仲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