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文山州加快推進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

聯農帶農興業富農

2024年06月24日08:35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的規模化蔬菜種植基地,高原陽光雨露滋養下的高品質菜心,下午運出,第二天一早就放上粵港澳大灣區的餐桌。供應粵港澳大灣區的蔬菜,“文菜”佔了全省近三分之一。

  “從2022年的4.24萬畝到目前的5.8萬畝,通過以商招商,縣裡規模化蔬菜種植基地面積逐年擴大。”硯山縣農科局局長昌繼明介紹,近年來,硯山縣搶抓雲南建設全國重要“菜籃子”供應基地和文山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機遇,引進龍頭企業27家,推進蔬菜規模化、標准化基地建設,實現了蔬菜種植、加工、倉儲、運輸全產業鏈發展。2023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22.7萬畝,蔬菜產量36.77萬噸,其中供應粵港澳大灣區蔬菜15.5萬噸,現代特色農業成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產業興帶動農村強、農民富,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完善聯農帶農機制,來自高原的新鮮蔬菜走上粵港澳大灣區餐桌,當地農民還享受到了產業興旺帶來的發展紅利。“基地每年為當地群眾帶來7200余萬元的土地流轉收入,吸納周邊1.1萬余名群眾務工,每年能為群眾帶來2億余元的務工收入,周邊群眾收入快速提高,總體增長超全縣平均水平近一倍。”昌繼明說。

  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文山州貫徹落實雲南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加快推進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在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上不斷探索創新,讓特色產業成為農民穩定增收的有力保障。2023年,全州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717.26萬畝,高原特色農業重點產業綜合產值達1455.71億元。

  “到7月中旬辣椒將大量上市,那時田間交易市場車水馬龍,空氣中都彌漫著辣椒香氣。”身處全國第二,西南第一大的辣椒專營市場——硯山縣稼依辣椒城,文山州經濟作物工作站站長張才能描述起田間辣椒交易的火熱場景。他口中的田間交易市場,是近年來當地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形態、新成果。從2019年起,硯山縣在全縣辣椒種植面積相對集中、基礎條件較為成熟的村寨,建成了辣椒田間交易市場5個。

  對新市場帶來的新變化,種植辣椒30多個年頭的椒農萬富成感觸頗深,“過去,就一兩個老板到村裡收購,價格往往他們說了算。現在,就近拉到交易市場賣,每公斤能多賣2角多,一年下來,可不是個小數目。”把市場從集鎮搬到田間地頭,既節省了運輸成本,也為辣椒經銷商搭建起了開放透明的買賣平台,減少了中間環節,助農增收效應明顯。

  辣椒成為群眾穩定增收的“搖錢樹”,離不開硯山縣以基地化推進產業化,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基地+合作社”等合作模式,推動規模化種植,不斷延長產業鏈條,並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企業聯農帶農機制。

  硯山縣眾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是當地聯農帶農的典型,“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公司為農戶提供種苗、化肥、收購、加工、銷售等‘一條龍’服務,帶動3000余名農戶種植辣椒2萬余畝。”硯山縣眾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有華告訴記者,去年,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公司新建了3條烘干生產線,並建成了100畝育苗基地、2條剁椒生產線、2條包裝生產線,辣椒收購量增加至5000噸至8000噸,聯農帶農能力進一步增強。

  依托“一縣一業”示范創建、產業集群等項目,硯山縣積極謀劃實施了一批辣椒“一村一品”專業村、辣椒烘干生產線、辣椒育苗溫室建設等項目,加快辣椒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辣椒產業提質升級,2023年全縣種植辣椒55.8萬畝,辣椒產量51.5萬噸。

  隨著產銷加工體系的健全,椒農得到了實惠,企業獲得了發展。目前,全州50余萬群眾種植辣椒173萬余畝,辣椒、蔬菜等現代特色產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王世涵 張文峰)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