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政法部門“利劍護蕾”系列報道之二
楚雄永仁創新開展檢企聯動觀護幫教機制

自開展“利劍護蕾”專項行動以來,楚雄州政法部門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扮演關鍵角色。他們不僅是執法者,更是社會責任的守護者和引領者。各級政法部門結合當地情況,精准施策,推動更多具體舉措落地生根,切實推動預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用法治之力護航未成年人的成長。
1月24日,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未成年人觀護基地揭牌,首批進入未成年人觀護基地的有13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們的成長如何?
楚雄州永仁縣針對年滿16至18歲的“重點未成年”創建未成年人觀護基地,防止了該部分人群流入社會,減少犯罪和被侵害的風險。未成年人觀護基地是永仁縣對全縣重點青少年群體進行“1+N”聯合幫教救助的具體實踐,是永仁縣檢察機關促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及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有益嘗試。
永仁縣檢察院書記員羅霄介紹預未工作開展情況。
永仁縣委政法委副書記李楚賢表示:“通過引入社工、心理咨詢、青年志願者等參與觀護幫教、教育矯治,為重點青少年群體提供專業學習場所和‘訂單式’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學習相關技能、重拾信心,順利融入社會。”
“1+N”幫教,“1”即觀護幫教的主體是企業,企業根據幫教對象特點及意願,為重點青少年群體安排合適工作崗位,安排專人進行管理,開展技能培訓、勞動教育,免費提供食宿等基本條件。
“幫教的主體企業要在物質上、精神上、教育上實施力所能及的幫扶,對於表現良好的重點未成年人每月給予500至2000元不等的物質獎勵。”永仁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吳和芹說道。
永仁縣某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坤(右)介紹企業幫教情況。
“N”即在企業幫教的過程中,根據幫教對象的情況,永仁縣委政法委協調職能部門、社工、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員,適時參與幫教、矯治,最大限度教育、感化和挽救重點未成年人,為他們更好回歸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可以說,他們的表現都超過了我們的預期。”觀護幫教的企業方永仁縣某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坤介紹,13人在公司就業,從事直播的5人,從事種植的8人,他們每個月都能分別領到500元—2000元不等的獎金。“截至目前,沒有一個人要退出。”
姜坤表示:“隻要他們願意,年滿18歲時,我們將優先招用他們成為公司的正式一員。”
“12年前,我們來到這裡發展果業,面臨缺水、停電等問題,得到永仁縣委政府的支持。如今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我們心懷感激。”姜坤表示,盡管建立未成年人觀護基地存在管理成本,但這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
永仁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吳和芹到永仁縣幸福裡開展新農民大講堂法治課講授。
對於政府而言,建立未成年人觀護基地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也是相關職能部門推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及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的有益嘗試。
檢察官吳和芹表示,檢察院將持續完善重點未成年人群體檢企聯動的觀護幫教機制,提升觀護基地幫教標准,擴大觀護影響力,助推司法、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網絡“六大保護”共同發力,助力更多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黃銘、陳穎、胡怡琳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