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在訴” 解民憂

邵瑩,現任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自參加工作以來,她承辦了大量疑難、復雜,在當地有影響的重大刑事案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公正司法、為民司法。
司法體制改革后,邵瑩入額成為一名員額法官,她立足審判崗位,打擊懲治犯罪,維護社會安定有序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三年共辦理刑事案件282件,承辦了開遠地區影響較大的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等疑難、復雜案件,均無錯案、超期羈押發生。2020年個人承辦刑事案件152件,執法辦案成績優異,邵瑩在全省法院“落實年”中被評為執法辦案先進個人。撰寫的調研文章榮獲雲南省2020年優秀刑法論文三等獎。
工作中的邵瑩(左一)。
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邵瑩嚴把事實關、証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確保案件辦成“鐵案”,經得起歷史和法律的檢驗。2019年至2020年,她先后承辦張某某等人惡勢力團伙聚眾斗毆、尋舋滋事案、張某等人惡勢力團伙故意傷害、尋舋滋事案共計6件30人。
邵瑩在日常辦案中善於換位思考,在刑事審判中,能一次送達完成的工作絕不讓當事人反復跑,對殘疾人、老年人、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地區的被告人則通過巡回審判方式,就地辦案,方便群眾。對待案件,無論大案小案她都認真閱卷,不放過任何一個定罪量刑的情節,以嚴謹的工作態度開好每一個庭,寫好每一份判決,做到罰當其罪。
在辦理羊街發生的一起故意傷害案件中,原被告雙方系親戚,因建房發生糾紛沖突,被告用鐮刀將原告手臂砍傷。邵瑩通過“面對面、背靠背”融合情理法的調解,同時借助律師、司法所、派出所、村委會的力量,最終雙方達成賠償協議,被告人取得原告的諒解。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要像醫生對待病人、老師對待學生、家長對待孩子一樣對待涉罪未成年人,對其教育、感化、挽救。”多年來從事少年刑事審判的法官邵瑩認真進行庭前閱卷、社會調查,結合被告人的成長經歷、家庭交友情況,分析被告人走上犯罪的原因,在法庭幫教環節對被告人進行諄諄教誨,讓庭審現場變為法治課堂。在判決書中分析被告人走上犯罪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寫下法官寄語,庭后將跟蹤、回訪落實到位,切實做到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幫助誤入歧途的未成年人走上正軌,防止再次犯罪。
邵瑩自2016年擔任法治副校長以來,認真履行法治副校長職責,協助學校加強德育工作,開展法治教育。結合近幾年的審判案例,編寫預防電信詐騙、防范性侵案例集,到農村、社區、學校宣講。特別針對預防青少年犯罪、防范校園欺凌、預防性侵等專題到開遠各中小學校開展法治教育進校園活動十余場次,受眾師生5000余人。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舉辦“法院公眾開放日”活動,讓學生參觀法院、指導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旁聽庭審。選取典型案件,先后將盜竊、搶劫、販賣毒品案件的庭審現場搬進開遠二中、紅河技師學院,通過公開審判、當庭宣判、被告人的懺悔,讓學生了解法律知識,從真人、真案例上受到警示教育,達到“現場旁聽一次庭審勝過十次法律課堂”的效果。(楊謦源、方永梅 文/圖)
來源:紅河州委政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