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鬆綁方能“輕裝上陣”
2024年06月07日09:44 |

基層減負,是提升基層整體治理效能的關鍵所在,隻有將基層干部從繁雜瑣事中“解放”出來,才能讓基層干部投入更多的精力為民辦實事、破發展難題。持續推動基層減負走深走實,就是要找到破題之法、實現對症下藥、堅持久久為功,真正讓減負工作落地基層,讓減負成效為基層工作賦能。
以目標為“引”,找到破題之法。鄉村兩級是基層減負工作的關鍵所在,針對基層減負難的情況,要通過層層“劃重點”的方式明確“減”的詳細內容,利用實地分析、現場指導等方式幫助基層找到切合實際、便於實操的減負路徑,讓基層干部在減負之路上找得到方向、跟得上隊伍。
以問題為“靶”,實現對症下藥。“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實現基層減負“源頭治理”是重點,要分類施策,進行靶向糾治。針對工作人員“深陷”文山會海無法自拔的情況,將會議“打捆”召開,開短會、說重點,將文件聯合下發,內容簡、措施實,興高效之風﹔針對督查檢查接連不斷、應接不暇的問題,對非必需的予以取締,對能聯動的進行合並,用“談話式”調研代替“查閱式”檢查,有效解決過度留痕的問題,走務實之路﹔針對考核內容過多過細的問題,通過級級把關、層層調整,將“硬性”指標“軟化”,行實干之舉。
以結果為“導”,堅持久久為功。清理工作聯系群、減少APP安裝使用……如火如荼的減負工作成效明顯,但也要警惕“改頭換面”的新表象隱蔽多樣,“電話通知”“信息私發”等“花樣式”任務下達層出不窮,“隱形負擔”也會壓得基層干部喘不過氣。謹防減負的負擔反彈回潮,就要建立健全基層減負常態長效機制,開通反映問題“快車道”、合理建立舉報渠道,通過內外兼治,強化發現問題的敏銳性,確保“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糾正,讓基層干部真正感受到基層減負的“持久療效”。(李玉婷)
來源:雙江縣委組織部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