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政法多舉措提升公民法治素養

今年5月是全國第四個“民法典宣傳月”,為豐富群眾法治文化生活,提升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楚雄州各級政法單位積極組織開展系列民法典宣傳教育活動。
普法宣傳進農村。
“典”亮民族特色
在武定縣東坡傣族鄉“四月八”潑水節到來之際,發窩中心法庭的“石榴紅”普法宣傳隊走家串戶、擺攤設點,派出少數民族干警。“伯伯,這個是民法典普法小手冊,您拿回去,得空看下,很實用的。”巧妙運用“小石榴籽”接地氣的親民形象,普法宣傳隊通過搭建普法小攤、發放普法手冊及圖文並茂的宣傳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動真實的案例,針對傣族同胞的生活實際和關切點,深入淺出地運用本民族語言鼓勵村民積極學法、用法。
活動落幕后,傍晚時分,東坡村“法律明白人”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開展院壩普法。“法律明白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生動真實的案例,向大家講解了民法典中涉及婚姻家庭、財產繼承、贍養老人等方面的法律知識,結合案例進行詳細的法律解釋和答疑,讓村民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引導大家依法維權。
“典”燃學法動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每一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楚雄市人民法院“楚法·護蕾”普法小分隊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為前來學習的師院附中師生帶來專屬“護蕾法治課”,以“小明”為例,從出生、上學、就業、結婚等各個人生階段講述民法典如何守護“小明”一生。普法小分隊圍繞“”什麼是法律、為什麼要遵紀守法”等內容展開討論,鼓勵同學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與法同行,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作為中學生,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生活中學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在武定縣東坡中學,一堂生動的法治講座正在開展。當地司法所和派出所工作人員從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核心條款,不但讓師生對民法典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對教師在班級開展法治教育提供了實用方法。
東坡小學舉辦別開生面的“學習民法典,生活更美好”手抄報比賽。孩子們積極投入,以畫筆為媒,以民法典內容為創作主題,設計版面,繪制插圖,用生動的漫畫和故事解讀法律條文。
普法宣傳進校園。
“典”靚民歌傳唱
在武定縣發窩鄉民族文化廣場上,以國家級彝族民歌(彝族酒歌)傳承人余學光為代表的鄉級文藝隊輪番上台演唱,將民法典宣傳與民歌創作融合在一起,寓教於樂、寓法於歌。台下,普法工作隊以“以案說法”,向現場演出人員和廣大群眾宣講反電詐、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識。
“民歌聽過很多,‘民法典普法歌’我還是第一次聽,特別好聽,聽了特別親切。裡面有好多道路交通安全、保護野生動植物、森林防火、反恐反邪反詐騙法律法規知識,非常好、接地氣,我們老百姓喜歡看。”群眾高興地說。
“典”優“家門口”宣教
“法官,我想問問在生活中遇到房屋漏水怎麼辦?”“我女兒教我學會了淘寶買東西,我想問問網上買東西遇到糾紛該怎麼解決?”楚雄市富民社區的居民們向講授民法典相關內容的法官七嘴八舌地詢問著問題。
楚雄州中級人民法院干警圍繞群眾關心的婚姻家庭、民間借貸、房屋產權等問題進行剖析講授,通過以案說法,講解生活中遺產繼承、婚姻家庭等熱點難點問題,讓群眾沉浸式體驗新時代法治文化。
祿豐市政法各單位聯合到金山鎮祿鋼社區為居民送上“家門口”的“法律大餐”,圍繞普及反詐騙,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知識,用通俗易懂的案例為他們解答問題。不少困擾居民的困擾的問題不用出小區就得到了解決,他們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陳穎、胡怡琳、楊禎瑋 文/圖)
來源:楚雄州委政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