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新房建起來 日子煥光彩

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
2024年05月21日09:19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咚、咚、咚……”伴隨著砌磚師傅的最后幾下敲打,42歲的梅麗山嘴角上揚,露出滿意的笑容。他隨即拿起水平尺,細心地檢驗鋪裝的瓷磚是否平整。

“房子主體在2022年就蓋好了,今年又加砌了圍牆,現在院子的大門也完工了。”5月11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蒼山西鎮沙河村委會密達村民小組村民梅麗山說。院子裡,他栽種的綠植正茁壯成長,生機勃勃。

漾濞縣蒼山西鎮沙河村委會密達村民小組地震后的部分房子。楊佳燕攝

2021年5月21日,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圖為漾濞縣蒼山西鎮沙河村委會密達村民小組地震后的部分房子。楊佳燕攝

2021年5月21日,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造成全縣16686戶民房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18.7億元。梅麗山所在的村子,因靠近震中、山高路陡、房屋結構差等原因,災情尤為嚴重。

“全村43戶,需要恢復重建的就有40戶。”蒼山西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旭東說,震后,密達被列入災后恢復重建安置點,但因交通基礎條件差、統籌協調工作量大等原因,成為全縣災后恢復重建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難在何處?進村道路便是首個“攔路虎”。“村裡離縣城15公裡左右,即便是現在的水泥路,開車也得個把小時。”密達村民小組組長梅枝華感嘆道。

重建后的漾濞縣蒼山西鎮沙河村委會密達村民小組。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重建后的漾濞縣蒼山西鎮沙河村委會密達村民小組。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修路是重建家園的第一步。”馬旭東斬釘截鐵地說,在地震后的半年內,得益於災后恢復重建滬滇幫扶項目的支持,漾濞縣迅速完成了路面的修繕和硬化工作。一車車用於重建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村來。

如今,四通八達的水泥路,通到了各家各戶,曾讓村民頭疼的“進出兩難”問題,也得到了徹底解決。“以前拉一車建筑材料進村,有些路段還得倒車,現在可以直接送到家門口。”貨車司機常秀清笑著說,現在單程就能省下半小時。

道路的暢通,讓重建家園不再那麼艱難。

地震后,梅麗山家的老房子受損嚴重。受訪者供圖

地震后,梅麗山家的老房子受損嚴重。受訪者供圖

梅麗山是村裡災后恢復重建戶之一。“地震前,我一直在普洱打工,原本想著多奮斗幾年再回村蓋新房,沒想到老家遭了災難。”梅麗山說,地震后,他就主動辭職回家,扛起了蓋房子的重任。

“房子是由政府統一規劃,我們自行建設的。”梅麗山說,他家的房屋和弟弟家的建在一起,就選擇了兩層小洋樓房型,有5室1廳2衛,總共花了35萬元左右,政府補助了6.6萬元。

“以前的房子是土木結構,不抗震。”梅麗山一邊說,一邊掏出手機給記者看震后受損的房子。照片中,一棟土木結構的房子坍塌了部分,屋頂的瓦片和牆壁破碎不堪,瓦礫散落一地,現場一片狼藉……

“隻要人沒事兒,一切都有希望。”梅麗山說,幸虧地震沒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

梅麗山家的兩層小洋樓。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梅麗山家的兩層小洋樓。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梅麗山停頓了一下,繼續滑動手機屏幕,展示了一張新房子的照片。“這就是現在的房子,磚混結構的,抗震。雖然建設成本高,但安全,值得!”梅麗山堅定的語氣中,透露出對新家的滿意。

“在外奔波了十幾年,這回不打算出去了。”坐在新建小洋樓客廳的沙發上,梅麗山的眼神裡透露著滿足與期待,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回家后,他不僅種植了基礎的農作物,還開始養殖牛羊,生活日漸富裕,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被核桃林包圍的密達村民小組。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被核桃林包圍的密達村民小組。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在密達村民小組,像梅麗山這樣的村民還有很多。短短三年間,受災群眾全部搬進了新家。不僅如此,村裡還新修建了活動場所和乘涼的亭子。村裡的老人們,經常三五成群地坐在亭子裡閑談,享受著寧靜而愜意的晚年生活。

重建后的漾濞縣蒼山西鎮沙河村委會密達村民小組。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重建后的漾濞縣蒼山西鎮沙河村委會密達村民小組。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密達村民小組的變化,只是漾濞災后恢復重建的一個縮影。三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以及社會各界的慷慨援助下,當地各族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踔厲奮發,完成了16686戶民房恢復重建任務,建起了嶄新的家園。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