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經濟折射雲南旅游發展新趨勢
文旅融合多元體驗 消費動能持續釋放

2024年“五一”假期收官,相關部門數據顯示,全省游客接待總量、日均游客接待量、旅游總收入等假日旅游主要指標延續了從元旦、春節到清明節的增長趨勢。
業界認為,雲南假日旅游火熱,折射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正加速成為主客共享的生活新方式,將進一步引領文旅消費新趨勢,推動雲南文旅高質量發展。
第十八屆墨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暨哈尼太陽節、盈江2024年傣族德昂族潑水狂歡節、紅河縣“開秧門”暨“仰阿娜”文化旅游節……假期中,全省各地推出了豐富多彩的特色旅游產品和文化活動,特別是結合雲南特色資源打造的各式節慶活動,給游客帶來多元化體驗,也是文旅融合深入推進的鮮活實踐。
假日期間,傳統景區熱度不減。全省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035.1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7.2%。其中,45家重點監測的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37.4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2.46%。全省接待游客數量居前5位的A級旅游景區分別為:麗江古城(101.79萬人次)、大理古城(74.62萬人次)、告庄西雙景(57.22萬人次)、官渡古鎮(39.95萬人次)、彝人古鎮(26.90萬人次)。
與此同時,新興玩法個性彰顯,帶動消費市場持續升溫。憑借靈活自由、便利舒適等優勢以及相關線路、業態、服務的持續升級,自駕成為游客暢游雲南的重要方式。攜程平台數據顯示,昆明進入“五一”假期自駕出游十大熱門城市名單,西雙版納成為十大國內“五一”自駕游黑馬目的地之一。大理探索“自駕+旅拍、+美食、+露營”等多元“自駕+”模式,促使年輕群體將旅游變成旅居。
值得關注的是,全省縣域旅游市場不斷釋放文旅消費新動能,越來越多下沉市場旅游目的地受到歡迎。支付寶數據顯示,迪慶、普洱上榜“五一”期間全國異地支付同比增幅最大的10座小城市,很多年輕人選擇避開“人從眾”,雲南特色小城成為“五一”最受熱捧的“反向旅游”目的地。此外,大理等近年來頻頻“出圈”的省內網紅城市正在有序構建“長紅”的制度基礎、市場基礎和產業基礎,全州在“五一”假期旅游總花費同比增長近14%。
在推進旅游產品、業態、模式創新的同時,假日期間,全省縱深推進第二個“百日行動”,抓好市場秩序整治﹔為游客干好事、做實事,將“文明旅游志願服務”打造成為雲南精神文明建設和雲南旅游形象的一張新名片。(朱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