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老年愛心食堂,大山裡升騰起“四季炊煙”

尹馨
2024年05月06日09:0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灶火燒得正旺,油已經熱好,“哧”的一聲,蓮白下鍋,香味立即從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六苴鎮老年愛心食堂紅光村助餐服務點飄散開來。

41歲的“大廚”余建芬站在大鐵鍋旁熟練地翻炒著,根據火候適當加鹽……幾分鐘后,一鍋鮮香的炒蓮白出鍋。

上午11點剛過,69歲的村民余榮升已經提前來到服務點。距離吃飯還有一小時,他倒了杯免費的熱水,坐在飯堂裡和鄰居聊天。

“今天有什麼菜?”余榮升笑著打招呼。

“都是你們愛吃的。”余建芬嘴上回答著,手上卻不耽誤,拿出雞蛋准備做“招牌菜”——番茄炒蛋。

余建芬將炒好的蓮白裝盤。人民網 尹馨攝

余建芬炒好的蓮白即將出鍋。人民網 尹馨攝

一日三餐、四季煙火,小食堂連著“大民生”。一轉眼,六苴鎮老年愛心食堂紅光村助餐服務點已正式營業5個月,共服務群眾近千人次。

紅光村委會下轄6個村民小組,其中,紅光村助餐服務點所在的谷底村民小組是易地扶貧搬遷的集中安置點,現有88戶302人。

“谷底安置點距離鎮政府所在地15公裡,有60歲以上的老人68人,因交通不便,獨居、空巢、高齡老人較多,吃口熱飯不容易。”紅光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余春貴說。

建一個助餐服務點能夠覆蓋周邊3個村委會29個村民小組,解決以特殊困難老年人為主的群體的吃飯難題。

中午十二點,干淨美味的熱飯熱菜准時端上了桌,村裡人自然拍手歡迎,余春貴卻算起了“流水賬”:“目前登記在冊的愛心食堂就餐人群中,80歲以上的8人、60歲到79歲的55人……平均每人每餐的成本6.5元至6.8元,每個月村裡還要補貼1000元左右。”

村裡經過討論,幾次調整,制定出一個相對合理的價目表:80周歲以上老人每餐自費3元,3至16周歲、60至79周歲每餐自費5元,社會人員每餐20元。

即便這樣“精打細算”,山區食堂吃飯的人少,成本較高,仍有老人反饋3元的收費“吃不起”。

剩下的費用如何解決?六苴鎮因地制宜探索出“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向上爭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可持續模式,確保多元參與,避免財政“大包大攬”。

“村集體經濟有養豬場、光伏產業作支撐,是愛心食堂資金的主要來源。”余春貴解釋,“村裡准備與外來企業洽談,面向社會人員開放,承接施工隊的用餐業務。”

余建芬一個月有1600元的工資,同樣是採取了這樣的“多元”模式——六苴鎮公益性崗位補貼800元,通過村集體經濟支付800元。

余建芬家住紅光村委會六上小組,以前在家務農,如今這份“兼職”讓她有了滿滿的獲得感:“白天做飯,晚上刺繡,多一份收入還可以供孩子讀大學。”

老人們排隊打飯。人民網 尹馨攝

老人們排隊打飯。人民網 尹馨攝

從六上小組到谷底小組路途較遠,余建芬干脆一周五天都住在助餐服務點的宿舍裡,除了炒菜做飯,也順手幫著買菜和打掃衛生。“讓老人吃得放心,用餐衛生、食品安全更要保障。考慮到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我盡量將飯菜做得軟爛一點、口味也要清淡些。”余建芬說。

愛心食堂裡,標准的不鏽鋼餐具整整齊齊放在消毒櫃裡,統一採購的新鮮食材分開存放,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上牆,還定期開展安全自查和衛生檢查……村裡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物資抵扣制度》《愛心募捐制度》《關愛服務及激勵制度》等7項制度,為就餐群體提供安全穩定的就餐場所。

為了把好事辦好,村裡還成立了管委會,村干部分工,負責食堂的管理和運行。實行“收支兩條線”“錢、賬分離制度”和財務公開制度,設會計和出納,每季度最后一周公開財務收支情況,每年12月制訂次年財務開支預算。

余春貴認為,愛心食堂運營要堅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廣泛監督。為此,管委會組成人員、每周食譜、財務收支、工作人員健康狀況等逐一進行了公示。同時,市場監管所每月對愛心食堂進行一次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和整改情況進行公開。

為解決無收入或低收入群體的就餐問題,管委會還推出“物資抵扣”制度,村民可憑種植的農產品、養殖的家禽家畜等實物折抵就餐費用,愛心食堂根據需要以市場同等價格進行收購,收購資金根據餐標折算餐數抵扣。

炊煙裊裊,飯香四溢。中午12點多,十多個老人聞“香”而來,圍坐在一起邊吃飯邊拉家常。

63歲的余聰蘭早早打好了飯菜,招呼兒媳婦一起吃﹔85歲的余大娘不會說漢語,沖著廚師連連豎起大拇指……

“子女都在外打工,家裡隻有我們老兩口,還要干農活。以前都是隨便吃點,現在能按時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村民王瓊惠樂呵呵地說。

余建芬幫著打好飯,自己也盛了一碗,端著碗湊過去和老人們有說有笑:“看著他們,就像自己的爺爺奶奶,和他們說說話心裡很高興。”

吃完飯后,老人們還坐在食堂裡聊天。余春貴又翻起了當天的記賬本:“我們還得好好想想如何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將資金用活,共同把愛心食堂辦好。”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