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曲徑通幽訪河平

本報記者 楊文明
2024年04月25日08: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曲徑通幽訪河平

憑借保存完好的傳統建筑風貌,特別是尚在使用的古磨坊群,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詩禮鄉河平村被住建部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從鳳慶縣城到詩禮鄉河平村,有遠近兩條路,不管走哪條路,都需穿越橫斷山。遠路繞道鄰近的昌寧縣,但因為有部分路段是高速,反而要快一個小時﹔近路幾乎與茶馬古道重合,雖然慢點,但中途可去茶馬古道驛站魯史古鎮歇腳,圍爐煮茶別有意境。

一進河平村,遠望滿目蒼翠。村落內房屋順應山形地勢,呈台地式錯落分布。古村在建設過程中保留了古核桃樹,目前村中散布有百余棵百年以上的古核桃樹,至今仍給村民帶來可觀的收入。山地古村“大雜居,小聚居”,往往一個寨子共用一條入戶路,幾家農戶共用一條巷道,農戶沿道路兩側建房。寨子內部道路則多由石板、石塊鋪就,古朴的街巷與周邊的田光山色融為一體。

河平村傳統民居多以石頭壘基、以木為梁,屋頂則是青灰色岩石板或小青瓦搭建的斜頂。河平村民居多為傳統合院建筑,一家一院,冬暖夏涼。正房多為兩層,下層居住生活,上層堆放雜物﹔多數院落結合地形高差建有兩層樓子。不少院落的大門開在樓子底層,進入大門后拾級而上入院,也別有一番趣味。

既然叫河平,村中自然少不了河。打磨河穿村而過,至今仍有水磨坊群。上世紀70年代,舊磨坊廢棄,村民張正榮花了兩三個月請石匠打磨盤,從上游開口引水,建成了如今的磨坊。彼時青瓦需要從外面採購,運輸不便。但山上就有板岩,因此磨坊頂均覆以青石板。錯落的水磨房、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核桃林、風格獨特的民居,構成了一幅水碧山青、逐水而立、充滿詩意的生活畫卷,融民俗之純、匯自然之朴。

山裡人愛吃自己種的糧食,至今仍有8個磨坊在使用。張正榮將玉米放入磨坊上方的漏斗,打開攔水閘,流水便驅動磨盤,隨著木棍敲擊漏斗,玉米緩緩漏入磨內,不久面粉就慢慢甩進了磨盤四周的面槽。村民磨面,不必花錢﹔可被磨盤甩出槽外的面粉,則歸磨坊主所有,這一古老的傳統延續至今。

河平村村支書段學成告訴記者,入圍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自豪感。評選時,不少專家來村裡看建筑、問傳統,村民楊言東說:“沒想到咱們傳統建筑這麼有價值!”

跟許多偏遠山村一樣,河平村青年人也多半在外打工。段學成一直在想,如何讓村民回來,反哺村庄:“想要村民回來,得先讓游客進來!”熊、猴、野豬、麂子現在越來越頻繁到訪村庄,斑鳩、畫眉、野雞、箐雞隨時偶遇,攝影師可以拍鳥、孩子們能摘核桃。核桃油傳統木榨機還留著,水磨坊還在用,家家戶戶都會竹編,村裡的傳統風貌、自然風光,都是旅游資源。段學成對村裡發展旅游信心滿滿。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4月25日 第 10 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