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70后家長不按“套路”出牌 考驗高校招生水平

2024年04月18日08:2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70后家長不按“套路”出牌 考驗高校招生水平

  最近兩天,華南理工大學在上海舉行了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宣講會。這所學校針對上海地區拿出了24個名額,其上海招生組要面對上千名上海學生家長的問詢。

  “現在70后家長的提問水平,遠遠超乎我的預料。”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衛青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70后家長的提問重點,已經深入到學校的辦學改革層面來。不止一名家長在招生宣講會上詢問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學校的“新工科”究竟“新”在哪裡以及交叉學科的“交叉深度”問題。

  為了在上海招到令人滿意的24名學生,華南理工大學派出由李衛青帶隊,包括新西蘭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國家6G技術研發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等在內的“大咖”隊伍。畢竟,他們要面對的,是一群會在填報志願前先到學校“秘密探訪”一番的70后家長。

  不按“套路”出牌的70后家長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全球事務辦公室主任、上海招生組組長吳招勝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家長們集中關心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校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能給學生帶去多大的成長、實踐空間,甚至有人關心學校怎麼培養孩子創新創業精神﹔二是學校的“在地國際化”特色如何落到實處,具體到每一個學生的考核、培養有什麼國際化的空間﹔三是關注學校的具體考核程序等。

  “過去,報考一所學校,家長和高中老師大多分數先行。你數學好、物理好,那麼你就考相關專業﹔你文科分數能拿到高分,你就考文科。現在完全不同了。”李衛青說,70后家長早就不按“套路”出牌了,能明顯感受到家長存在“不讓孩子復制自己的高考老路”的心態,“他們更關心的是,孩子能在大學學到什麼,而不是得多少分。關心孩子的興趣,希望孩子將來能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有一名家長的提問令李衛青印象深刻,他先是告訴招生組,自己早就去華南理工“考察”過了,重點是看校園環境、硬件條件,還到孩子心儀的學院找學生了解情況。他提出的問題是——學校能不能在書本知識之外,給孩子更多其他方面的學習,比如創新課題、創業精神、項目化工作制等。

  “他們很在意自己的孩子能否有一個發光、發熱的舞台。”李衛青說,家長的提問內容已經從“關注錄取程序”逐漸向“關注學校育人水平”上過渡。

  不為拿文憑,而要學到真正的本領

  為此,她給家長們講述了一個華南理工大學考察本科生成績的新辦法,以期讓家長和學生看到高校的改變。“學校人工智能專業的本科生要自己組隊做一個項目,比如你們4個學生一起做一台投遞磚塊的智能車,那你們最終的考核由你們自己決定每個學生的貢獻度,再作一個全英文的演講,向教授和全班同學介紹你們的成果。”李衛青說。

  上海70后家長魏女士告訴記者,按照過去的“套路”,自己女兒選考歷史一定是“最劃算”的,可以拿到更高一些的分數。但是,她發現,從小學鋼琴、學跳舞的女兒,隻對音樂系和計算機系感興趣。為此,她寧可讓孩子選考並不算太擅長的物理,也不讓孩子選考歷史,“我小時候沒有那麼明確的專業概念,如今想換賽道也來不及了。現在孩子有明確的興趣方向,我願意讓她搏一搏”。

  “家長們關心的,早就不是孩子能在一所大學拿文憑的事,而是孩子能在一所大學學會什麼真正的本領。”李衛青說,高校應為適應時代變革做好充足的准備。

  據悉,今年華南理工大學在滬招生的主要理工科專業選考科目調整為“物理、化學2門科目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除了繼續招收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7個新工科專業外,此次還新增了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專業,華南理工大學為國內首個設置該專業的高校。

  家長關注點越來越“面向國家需求”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招生辦主任陳賽金近來也發現了高考生家長的明顯變化。

  “他們從過去隻關心能不能上名校,到現在更加注重挑專業、挑城市﹔從過去隻關心孩子能不能上某個大學,到現在更加關心學校的就業、保研升學﹔從過去填志願全聽高中老師的,到現在聽網絡大V和專業機構的。”陳賽金說,70后家長甚至還會研究國家的戰略需求是什麼,先了解國家戰略,再根據各自孩子的情況明確專業選擇。

  這實際上也對高校的招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再靠學校的傳統名氣“吃老本”不行了。“我們身邊就有鮮活的例子,有的學校名氣很大,但專業設置還停留在好多年前的布局,人才培養新方案也沒有跟上。這在過去,可能還能撐個一兩年,靠名氣招生﹔現在不可能了,現在跌下神壇是一年之間就能發生的事。”

  他說,曾有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高校紛紛給自己的專業改名,以為把傳統專業換一個“洋氣”的名字就能接住招生季節“潑天的富貴”,但現在,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應屆高中生和學生家長們的辨別能力提高了,家長們會仔細研究、調查某所學校的某個專業到底是“真正改變課程結構了”,還是只是“改了個名字”。

  陳賽金注意到,很多家長現在特別關注每一所學校的就業率,遇到招辦老師問的第一個問題往往就是“就業率”“保研率”。他認為,家長們關注就業是大勢所趨,但他建議不要過分在意就業率的絕對值,“96%的就業率和90%的就業率,你可能會選96%的那所學校。但其實,你的孩子未必就是那96%裡面的人群,你應該看看心儀學校的就業質量報告。把關注點聚焦到讀研、出國、國企就業、新經濟就業、考公等更加細分的領域,畢竟每個孩子的需求不一樣”。

  此外,他還建議那些選考物理、化學的學子們,未必一味盯著理工類院校,也可以多關注文理綜合類、文科類院校,“以華東政法大學為例,有很多新興的交叉學科專業也是面向選考物理、化學學生招生的”。(記者 王燁捷)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