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數字藝術展:為觀眾帶來多重感官新體驗

2024年04月03日08:2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數字藝術展:為觀眾帶來多重感官新體驗

觀眾在江蘇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感受震撼視聽感官的盛宴。許叢軍攝/光明圖片

觀眾在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裡探秘“梵·高的世界”。新華社發

游客在重慶“盛世長卷”動態高清巨幕展區內近距離感受古代名畫《清明上河圖》。新華社發

近兩年,各種主題的數字藝術展頻頻舉辦,為觀眾帶來了多重感官新體驗。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數字藝術展正在迅速崛起並成為當今藝術界的新潮流。它以獨特的魅力和創新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和藝術家。

數字藝術展中的“數字”有多重含義。

一方面,“數字”可以表示展覽採用了數字技術來呈現藝術作品。這包括使用數字媒介,如屏幕、投影儀、虛擬現實設備等,來展示數字化的藝術作品、多媒體裝置或互動作品。比如,去年年底CGTN(中國環球電視網)推出的《“千年調·宋代山水花鳥”數字特展》,充分融合多項數字技術,包括三維動畫復刻、三維場景再現、裸眼3D、4K高清閱覽、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讓宋代傳世名作“活”起來。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四景山水圖》、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圖》、上海博物館的《煙江疊嶂圖》和《草虫花蝶圖》,通過三維動畫復刻並在網絡平台多元呈現,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上百幅傳世宋代畫作。

另一方面,“數字”也可以指藝術作品本身是以數字形式創作或存在的。這包括數字繪畫、數字雕塑、數字動畫、數字影像等。藝術家利用數字工具和技術來創作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在本質上是數字化的。比如,今年年初在深圳舉辦的《“有效加速·2140”數字科技藝術展》上,展出作品涵蓋了早期編碼藝術、生成藝術以及加密藝術、AIGC等新興數字領域的藝術家創作。展覽中,《紅黃藍》等一系列數字生成、3D打印的新雕塑作品,不斷刷新人們的視覺體驗,展示了數學模型與幾何模型的公式之美,証明了人類創造力的無盡疆域、好奇心的哲學深度以及技術創新的變革力量。

在很多情況下,“數字藝術展”是兩者的結合,即利用數字技術來展示數字藝術作品。這種展覽形式常常強調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探索數字媒介對藝術表達和體驗的影響。這樣的展覽為藝術家提供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同時也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觀賞和參與體驗。

觀眾可以通過新科技的運用,收獲更多與藝術作品溝通和互動的機會與方式,從平面二維走向立體三維,從單一感官交互變為多重感官交互。具體來說,數字藝術展為觀眾帶來的多重感官新體驗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打破時空限制。這既包括把展覽搬到線上形成的線上展廳、雲展廳、虛擬展廳,也包括在參展過程中借助科技達到時空穿越效果。就前者來說,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多數博物館、藝術館、展覽館等都相繼打造了數字展廳。這些展廳將藝術展“搬進”3D立體在線數字展覽空間,讓人隨時隨地都能飽覽藝術盛宴,一屏在手即可實現觀展自由。就后者來說,科技的進步讓觀眾成為時空的主人,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觀眾可以“走進”虛擬的藝術作品或場景中,穿越到不同時期,感受當時的藝術氛圍﹔通過控制時間軸,觀眾可以體驗藝術作品在不同時間階段的變化,例如,一個關於城市發展的數字藝術展可以讓觀眾選擇不同的時間點,觀察城市的演變和變遷。

二是豐富文旅選擇。當前,“為一個展赴一座城”正在年輕群體中流行起來,很多城市積極謀篇布局,希望通過“一個展帶火一座城”,而備受年輕人歡迎的數字藝術展順理成章成為其重要抓手。去年3月,江蘇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同時推出了三個高質量、高規格的數字藝術展:《靈境——未來靈感世界》《靈眸——瞳趣世界》和《畫游千裡江山——故宮沉浸藝術展》。其中,《靈眸——瞳趣世界》旨在打造一次眼睛的旅行,這個展覽將觀眾帶入一個神秘的數字迷宮,通過視覺沖擊力和震撼的藝術效果,展現數字藝術與視覺藝術之間的奇妙互動,讓觀眾可以暢游在藝術的海洋裡,感受藝術的別樣魅力。開館以來,這些數字藝術展不僅有效帶動了周邊游,每天接待數千名游客,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數字藝術愛好者千裡赴約,專程到此打卡,體驗一次視覺盛宴。

三是增強沉浸感和交互體驗。良好的沉浸感和交互體驗是數字藝術展聯結觀眾的關鍵紐帶。所謂沉浸感,指的是通過搭建可聽、可看、可觸的數字藝術場景,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比如《幻游紅樓夢——大運河文化數字光影藝術展》重現了大觀園,復活了《姑蘇繁華圖》,讓觀眾如在園中走,如在畫中游。所謂交互體驗,指的是通過多元化交互新技術,例如體感互動、VR、AR等,增強觀眾的參與感,讓觀眾從傳統藝術展觀賞者,轉變為數字藝術展的參與者、創作者甚至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比如在《發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中,參觀者可以通過體感互動技術親身體驗敦煌壁畫的創作過程,與傳承千年的藝術作品實時互動,獲得更加生動的藝術感受。

四是拓寬審美視野。數字藝術展挑戰了傳統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標准。它打破了藝術與科技、現實與虛擬的界限,拓寬了觀眾的審美視野,促使人們重新思考藝術的本質和價值。傳統藝術的表現方式通常局限於物理媒介:在傳統繪畫中,藝術家使用顏料和畫布來創作圖像,觀眾通過觀賞作品來感受藝術家的技巧、風格和情感表達﹔雕塑則通過物質材料的塑造來呈現立體的藝術形式。數字藝術展則打破了這些傳統的限制,比如,一些展覽中展出的“光影森林”(通過投影和音效營造出一個神秘的森林環境)、“數字畫布”(運用數字技術創造出絢麗多彩、富有動感的巨幅圖像),給人以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和審美體驗。此外,數字藝術展讓很多藝術品實現了從靜態到動態的轉變,為觀眾帶來了多樣的甚至超越現實的藝術體驗。

五是引發共鳴與思考。數字藝術展作為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典范,常常通過獨特而前衛的主題和表現形式,引發觀眾的共鳴與思考。比如《重塑與再造——數字人與數字藝術展》集中展示了首屆數字人創新應用大賽獲獎作品、國內優秀數字藝術家作品和深圳本土藝術家數字藝術作品,展現了數字技術和應用場景融合發展現狀,勾畫了數字創意產業生態體系的最新面貌。這些作品勾連了過去與未來,揭示了現實與宇宙的古老寓言,聚焦人類與技術的關系,多角度探索未來新興數媒科技介入人類生活的價值、意義和問題,引人深思。

總之,數字藝術展作為一種新潮流,正在改變著我們對藝術的認知和體驗方式,為我們帶來了多重感官新體驗。當然,數字藝術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例如,技術設備的穩定性和兼容性,展覽內容的深度和質量,觀眾對新技術的適應程度,數字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保存、傳承、評價、認証等。這既需要加強多領域跨界融合,打造良好的協同共創平台,又需要相關各方把握好技術與藝術、傳統與現代、教育性與娛樂性、故事性與展示性的平衡,確保數字藝術展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秦俊男,系天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師)

(責編:木勝玉、徐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