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委書記王寧給人民網網友回信

讓“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成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

人民網記者 程浩
2024年03月06日10:3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委書記王寧通過人民網向網友們推介了“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全網閱讀量超過260億次,雲南多次“上分”。

【1】今年春節期間,西雙版納星光夜市人潮涌動。人民網記者-李發興攝

今年春節期間,西雙版納星光夜市人潮涌動。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2023年,雲南共接待游客10.4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4萬億元,分別是2019年的129%、130%,“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成為讓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2024年全國兩會正在召開,王寧再次通過人民網致信網友,並“衷心感謝大家點贊雲南、打卡雲南”。他在信中說:“一年來,很多人問我‘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我想,除了文旅的‘熱度’,更應該有生活的‘溫度’,特別是解決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問題才能讓老百姓的生活‘熱辣滾燙’。”

專項部署 織密“一老一小”關愛網

“一老一小”,牽動千萬家庭,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

王寧在信中說:“不少網友留言關注民生問題,比如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

2023年,雲南省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專項部署“一老一小”關愛服務行動,將其作為全省“五級書記”為民辦事解難題的6件重點事之一,制定一系列務實舉措,精准落實關愛行動。

“可喜的變化正在發生。”王寧在信中說,全省上下已行動起來了,採取多種形式在農村和社區建“幸福食堂”,90%的城鄉社區有“兒童之家”,很多老人就餐、兒童托育有了著落。

【2】昆明市呈貢區烏龍街道春融社區開展老年人帆布包繪制活動。春融社區供圖

昆明市呈貢區烏龍街道春融社區開展老年人帆布包繪制活動。春融社區供圖

針對“一老”,2023年,雲南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改造建設100個街道(鄉鎮)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新增護理型床位5461張﹔支持全省60個老年幸福食堂建設,開展1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累計培訓養老護理人員7.2萬人次。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達1.42萬個。

作為旅游大省,雲南還與13省(區、市)建立旅居養老聯盟,開發四條旅居線路,推出50多家高品質旅居養老服務機構,打造“七彩雲南·養老福地”品牌。

【3】在楚雄州南華縣龍川鎮龍泉社區兒童之家,小朋友們正在畫畫。韋維攝

在楚雄州南華縣龍川鎮龍泉社區兒童之家,小朋友們正在畫畫。韋維攝

針對“一小”,雲南實行系統化、台賬化、信息化動態管理,持續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服務。2023年,雲南省民政廳開展兩輪走訪關愛行動,幫助1.17萬名留守兒童與父母“親情連線”,為困境留守兒童發放愛心物資5萬余份。同時,雲南省民政廳聯合省教育廳印發《雲南省留守兒童數據摸底排查工作方案》,將排查出的33.4萬余名留守兒童信息全部錄入信息系統。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2024年,雲南將持續健全相關政策,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為“一老一小”提供專業化、精細化服務,並明確提出“雙提升”:提升養老服務保障能力,提升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留守老人關愛服務質量。

聯動帶農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春日裡,風和日暖,雲南省騰沖市清水鎮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山清水秀,田疇沃野,盡顯生機。

司莫拉佤族村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傳統村落。由於歷史原因,加之自然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落后,這個村落中的一些人曾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近年來,依托佤族特色和田園風光,司莫拉發展鄉村旅游,老百姓逐漸過上好日子。2023年,司莫拉佤族村接待游客近40萬人次,集體經濟收入超過8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2萬元。

【4】游客在司莫拉佤族村購買當地特產。人民網記者-李發興攝

游客在司莫拉佤族村購買當地特產。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這不,今年春節前,成立快4年的司莫拉旅游專業合作社向61戶家庭發放了分紅資金30多萬元。這是合作社成立后連續4年向村民分紅。

從司莫拉佤族村的變化能看到雲南鄉村的變化。

【5】花農在採摘鮮切花。人民網記者-李發興攝

花農在採摘鮮切花。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王寧在信中說:“我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傳統手工藝品,以及水果、鮮花、中藥材種植等,把鄉村資源變成特色產業。”

要促進老百姓持續增收,就要有健全的聯農帶農機制。近年來,雲南省把強化聯農帶農工作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省聯農帶農機制不斷完善,聯農帶農能力持續提升。給網友的回信中,王寧專門提到了孟連縣“334”聯農帶農機制。

牛油果被譽為“森林奶油”,普洱市孟連縣自2007年引進牛油果種植,目前種植面積超10萬畝。

村民在採收牛油果。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村民在採收牛油果。人民網記者 虎遵會攝

為帶動農戶共享發展成果,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孟連縣探索建立了“334”聯農帶農利益分配機制,即農戶土地入股獲利30%,技術企業以種苗和技術入股獲利30%,國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體共同獲利40%,助力產業發展,促進百姓增收。

“家門口”就業 掙錢顧家兩不誤

春風吹拂,生機勃發。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永定鎮雲龍村委會,雲南旺悅莓農業有限公司的1200畝藍莓基地裡,工人們正在大棚裡忙碌。

在距離基地2公裡的地方,就是永仁縣零工市場雲龍服務站“幸福裡”社區。這是永仁縣圍繞產業發展,破解企業用工難而建設的4個產業工人服務站之一。這一社區平台,王寧在信中也專門提及。

這個社區可以容納120人食宿,社區內設有員工宿舍,配套食堂、洗浴室、文體活動場所等設施,並統一配置了床單被褥、熱水器、蚊帳等生活用品。

【7】工人在“幸福裡”社區食堂就餐。-張桂偉攝

工人在“幸福裡”社區食堂就餐。張桂偉攝

“基地需要大量務工人員,通過‘幸福裡’社區勞務平台組織臨時務工人員到基地,我們用工就不愁了。”雲南旺悅莓農業有限公司基地負責人夏運鐵說。

近年來,永仁縣發揮“國投勞務+鄉鎮黨委+村黨組織”三級組織體系的優勢和作用,以村小組為單元進行網格化管理,搭建“幸福裡”社區平台,定向為企業和農村勞動力穩定就業提供服務,在解決企業用工需求的同時,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去年,雲南74.3%的財政支出用於民生。今年,我們還要堅定不移把老百姓的事辦好辦實。我們認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不僅要讓來雲南的人們體驗‘有風的地方’,也要讓在這裡的人們的生活‘樣樣好’。”王寧表示,雲南將不遺余力解決好就業、教育、醫療等群眾關心期盼的事,讓“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成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

相關新聞:

幸福有“數” 看見“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