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搬遷安置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4年02月05日08:28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元謀縣金沙江兩岸規劃整齊的移民新集鎮。

干淨整潔的馬龍區舊縣街道文河移民新村。

大姚縣趙家店移民群眾移民產業喜獲豐收。

  近年來,全省搬遷安置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積極服務和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2023年,在省搬遷安置辦統籌協調下,錨定“3815”戰略發展目標,系統上下擔當作為、改革創新,金沙江流域水電移民搬遷安置成效明顯,瀾滄江流域水電移民搬遷安置穩步推進,水利工程移民搬遷安置進展迅速,移民后期扶持成效顯著,全省水利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曲靖市:統規聯建模式好

  曲靖市創新“安置房統規聯建集中分配、宅基地新老補差、生態邊建邊護、生產生活區分離”的移民搬遷安置模式。2023年,加快推進黑灘河水庫、扯卓河水庫、小撒卜龍水庫、下河沿水庫4個新建項目進度,羅師灌區、補木水庫2個擬建項目前期,車馬碧水庫等5個在建項目收尾工程,安置移民620人、超計劃24個百分點,開創了搬遷安置進度快、房屋建設質量好、群眾滿意度高的良好局面,阿崗水庫、車馬碧水庫被水利部列入國家水利工程移民安置高質量發展實踐典型案例名錄。

  搬遷安置點的建設方式直接關系安置點的建設進度和質量。曲靖市踐行“四下基層”要求,市、縣、鄉、村、村小組五級聯動,廣泛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討論,針對移民群眾對安置房“一怕漏、二怕塌、三怕圖紙成擺設”的顧慮,深入研究安置點建設模式和分配模式,將統規統建、統規自建兩種模式有機結合,創造性提出了統規聯建工作思路,為后續妥善安置奠定了堅實基礎。

  統規聯建模式既不採取包辦式的統建,也不放任無序建設﹔既不放鬆政府的主導責任,也不損傷移民主體的積極性,讓政府和群眾都吃下了“定心丸”。建房前,引導移民選舉代表成立聯建委員會,全程開展房屋建設質量監督工作,聯建委員會成員不知道自己的房屋是哪棟,有效避免了建房過程中厚此薄彼、扯皮推諉等問題。房屋建成后,加大宣傳力度,提前公布分房日期和分房方案﹔分房當天,參與分配的移民每戶派一名代表參加抽簽選房,並邀請公証機關派人現場公証、當場公布、張榜公示,整個過程公開透明、公正嚴謹,最大限度保証了分房過程的公平公正,推動移民工作高質量發展。

  楚雄州:轉型升級有新招

  楚雄州突出移民生態宜居和產業發展兩個重點,抓實利益聯結、收益分配、后續管理“三項機制”,統籌做好移民搬遷安置、移民產業發展、收益分配等民生工作,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確保移民收入持續增長,全州移民群眾安全感、自豪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充分發揮移民村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優勢,採取移民安置與產業發展同步規劃、移民搬遷與產業培植同步實施、傳統產業與特色產業同步發展“三同步”措施,變“輸血型”扶持為“造血型”扶持,圍繞產業選擇精准、經營方式精准、支持方式精准、移民受益精准“四個精准”抓轉型促發展,把推進移民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提高移民資產管理的關鍵環節來抓。通過多年努力,全州建成了一大批涉及種植、養殖、觀光旅游、冷鏈物流、倉儲運輸、酒店等產業的發展項目,確保移民收益不斷增加。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效率導向,緊盯項目目標任務,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把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到月、落實到人,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挂點推進、一個項目專班服務、一張項目推進計劃作戰圖、一份項目推進責任清單、一個工作方案”機制,建立后期扶持項目協調例會制、項目情況報告制、項目進展督查制及重大項目督查台賬,並把移民重點產業項目列入州委、州政府抓投資、穩增長重大項目辦公室督查范圍開展督查,每月、每季度對項目投資完成情況進行分析、研判、預警、應策、推動、問效,大力踐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堅持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夯實全過程根基。

  牢牢把握共同富裕這個本質要求,堅持移民資金效益最大化、移民受益直接化,聚焦“產業興、移民富、環境美”目標,緊密聯結縣域經濟,緊密聯結產業發展,緊密聯結群企利益,進一步完善明確移民資產收益分配權,建立移民資產項目利益分配長效管理機制,全面貫徹后期扶持“123456”工作思路,做到移民收益可持續、產業發展可持續,努力實現搭建新平台、聯結新主體、帶動移民富。全州成立移民專業合作社的縣(市)均出台了移民資產收益分配辦法,保障了移民群體最大化受益、持續受益,實現了收益資金反哺移民群眾、產業發展帶動移民增收,實現了移民產業發展與移民增收雙贏,促進了共同富裕。

  文山州:“五個振興”促發展

  文山州突出“五個振興”,推動移民搬遷安置工作高質量發展。

  促進庫區和移民安置區鄉村振興。突出移民群眾收入增長的主線,以開發優質資源和縣域經濟發展為重點,在資產保值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與龍頭企業合作,以打造移民“大產業”發展為切入點。馬關縣積極探索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將發展的1000畝柑橘園,以點面結合的模式,把河邊水庫59戶移民按戶均1畝量化到戶,其他940畝收取固定收益,實現了產業規模發展和點面有效結合﹔丘北縣打造了集中草藥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通過與龍頭企業合作,在收取收益金的同時,輻射帶動紅旗水庫、清平水庫移民82戶種植中藥材700畝,移民人均增收4000元。

  移民新村建設上突出三產振興。扎實抓好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休閑旅游業、移民村集體經濟及其他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結合“一縣一業”“一村一品”整體布局,圍繞三產發力,注重打造一批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文旅結合項目。如富寧縣坡芽村保護並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坡芽情歌,目前已成功申報為AAA級旅游景區﹔丘北縣依托普者黑AAAAA級旅游景區,深挖優勢資源,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之路,打造集鄉村旅游、生態休閑、特色文化、康養度假、產業互融為一體的綜合旅游發展模式,並將村集體資源和基礎設施入股與旅游開發龍頭企業合作,帶動移民發展農家樂和出售特色農產品,實現增收。

  技能培訓突出技能振興。從傳統式培訓向個性化和需求化培訓轉變,圍繞個性化技能、新興市場和群眾需求,充分發揮“小培訓解決大就業”的平台作用,緊盯服務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實施多元化、點單式的移民技能培訓,積極探索就業扶持途徑,拓寬移民就業渠道。如廣南縣契合大中型水庫移民創收車間新能源汽車銷售運營項目發展需求,為大中型水庫移民“量身定制”網絡預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証培訓班3期,經考試合格后取得網絡預約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証60人,帶動移民家門口從事網約車服務務工就業100余人,月平均工資收入達8000余元,做到移民需求在哪裡,技能培訓就跟到哪裡。

  鄉村治理上突出人才振興。通過能人帶動,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形成群眾干、政府幫的創業環境,同時把鄉村有效治理的著力點放在發展集體經濟和落實村規民約上。如廣南縣那榔水庫移民安置區那榔新村166戶894人搬遷至今,全村先后涌現自主創業致富帶頭人35人,發展勢頭越來越好。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發放收益金43.16萬元,實現戶均2600元增收。2020年至今,那榔新村連續三年用村集體經濟分紅3次,累計發放村集體經濟收益金102.8萬元。

  組織保障上突出黨建振興。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在搬遷安置、后扶發展和鄉村治理中的堡壘作用,讓移民群眾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能找到組織、相信組織和依靠組織,讓黨建工作引領各階段各方面的工作,促進政策的有效落實。(姜定才)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