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省試點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讓綠水青山有顏值更有價值

2024年01月22日08:3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作為推動“兩山”轉化的關鍵舉措,積極探索具有雲南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讓綠水青山有顏值更有價值。

  2022年4月,省委、省政府印發《雲南省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明確到2024年,通過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有效破解生態產品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等問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經驗做法,並在全省逐步推廣運用。全省遴選了生態本底好、資源稟賦優的普洱市、澄江市、水富市、屏邊苗族自治縣作為省級試點。經過一年多的努力,4個試點縣(市)圍繞重點突破方向,在生態產品開發、生態產品標准體系、利益共享機制、區域公用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普洱市加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制度建設,以更大力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夯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支撐,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居全省並列第一﹔加快三產融合發展,“生態+點綠成金”催生農業增值,“循環+多能互補”引領工業轉型,“康養+文旅融合”擦亮金字招牌,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有效路徑。有機茶園認証面積達56.3萬畝,認証企業和認証証書數量均居全國地級市第一,普洱咖啡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首批保護名錄。

  澄江市引導行業協會、示范企業參與建立澄江藍莓、澄江民宿、澄江研學等行業標准和准入體系,引入醫療康養產業,布局精品民宿群,構建一批高標准研學基地,建設藍莓、烤煙、荷藕等生態農業產業基地320個﹔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不斷構建“農文體旅商”一體發展新格局﹔堅持保護者獲益、受益者付費、破壞者賠償,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利益導向機制不斷形成。撫仙湖流域生態系統生產總值在九大高原湖泊中排名第一。

  水富市堅持項目為王、投資驅動,謀劃儲備實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聯動項目61個,總投資68.42億元﹔發展鄉村旅游新業態,加大旅游景區景點建設,積極推進產業綠色生態發展,“一縣一業”竹產業年產值1.3億元,農業“三品一標”認証產品達77個14.6萬畝。2023年1月至11月,水富市實現旅游收入22.57億元,同比增長50.27%,逐漸成為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帶、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窗口和龍頭。

  屏邊縣堅持一手抓生態環境保護,一手抓生態產業發展,積極探索“生態+產品”“生態+旅游”“生態+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在屏邊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產業集聚區建立水產業園,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效益提升。(段曉瑞 浦美玲)

(責編:徐前、木勝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