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觀察:續航綠色出行 暢享美好生活

岔街充換電站
2023年春節假期,全省電動汽車充電量超過74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15.8%﹔2023年中秋國慶期間,這一數字再創新高,達到149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3%。
充電量增長的背后,是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構建高質量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已成為滿足綠色出行需求、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潛力、助力新能源汽車和交通運輸產業發展的迫切要求。日前,記者來到高速路、居民小區、城鄉公共區域等不同場景下的充換電站進行採訪,調查了解雲南省充電樁的發展現狀和行業前景。
截至2023年10月底
雲南省電動汽車車輛保有量
32.62萬輛
與2020年相比增長465%
接入全省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監管平台的公共充電樁近5萬槍
車樁比達7.15︰1
1203個鄉鎮
實現充電樁全覆蓋
提速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支持產業發展、滿足消費需求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雲南省積極響應國家相關部署,充分發揮綠色能源優勢,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動汽車推廣,截至2023年10月底,雲南省電動汽車車輛保有量達32.62萬輛,與2020年相比增長465%﹔接入全省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監管平台的公共充電樁近5萬槍,車樁比達7.15︰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雲南省行政區劃內1203個鄉鎮實現充電樁全覆蓋,基本建成適度超前的公共充電服務網絡﹔昆明建成投運換電站56座,基本形成服務運營車輛的換電服務網絡。
加強財政資金引導,雲南省對2022年11月底前建成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發放獎補資金4.7億元,爭取設備採購更新貼息貸款2.6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6億元,大力支持充電樁建設。
目前,省級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監管平台已建成,實現全省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字化、信息化高效監管和互聯互通。平台對存在無法持續提供充電服務、離線時間較長等問題的充電樁站進行全面梳理排查、督促整改,雲南省充電樁離線率由2022年的35%降低至目前的17.1%。
隨著“彩雲充”平台的升級推廣,車主找樁難、報裝難等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90%以上的充電基礎設施都已經接入“彩雲充”,車主隻用下載App或小程序,搜索距離最近的充電樁或換電站,就可完成充電或換電。車主或充電設施運營企業也可通過“彩雲充”在線辦理充電樁報裝申請,“一鍵直達”營業大廳,實現充電樁報裝“一次都不跑”。
“目前,雲南充電運營商數量處於全國前列,公共充電樁車樁比也處於全國中上游水平,鄉鎮充電樁的普及也為游客自駕游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南方電網雲南電動汽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的新能源車續航大多在400公裡以上,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為例,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城到獨龍江鄉約80公裡,現在縣城和鄉鎮都有了充電樁,無論是游客還是村民都可以實現新能源汽車往返。
織密城鄉充電服務網絡
新能源汽車能開多遠,既取決於車輛本身的續航能力,也和充電設施有直接關系。記者實地走訪昆明多個充電站后發現,大部分電動汽車車主對昆明市區目前的充電終端布局情況表示滿意。打開手機地圖或相關軟件搜索發現,中心城區2公裡半徑范圍內,充電樁數量充足,基本可以隨到隨充。
臨近中午,雲南省最大功率充換電一體綜合示范站——南方電網昆明岔街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迎來充電小高峰,來往車輛以網約車為主,網約車師傅們借充電的時間享用午餐。“滿電再出發,這裡價格適中,充電也方便,跑中短途相比燃油車能省不少錢,除去日常開支和租車、充電費用,每月純收入5000多元。”代師傅告訴記者。
在左側的換電站,陸續有出租車前來換電。工作人員介紹,最近日均換電量在500輛左右,從進入換電站到滿電駛離全程不到一分鐘,補能效率超過了傳統燃油車。
在保山市隆陽區城南充電站,車主何先生成為該站投營后的第一批用戶。“以前要到離家5公裡外的充電站充電,來回跑耽誤時間,現在充電站就在家附近,太方便了!”何先生感嘆。
該充電站是中國石化雲南石油最大規模充電站,可同時為40輛新能源車提供充電服務。利用網絡優勢和資源優勢,中國石化雲南石油加快新能源轉型步伐,加大布局充換電業務,持續提升綜合能源補給能力,已在全省建成充電樁800余個,2022年充換電量達1237萬千瓦時。
冬日暖陽下,昆明滇池西岸的百草村迎來了一批前來觀光休閑、體驗鄉村充電設施的車主。“這裡背靠西山、面朝滇池,開車到這裡也很方便,一邊充電一邊賞美景、識百草,我真實地感受到了昆明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效。”楊先生說。
百草村是昆明市重點改造提升的46個環滇重點村之一,為提升游客及居民用電體驗、滿足綠色鄉村旅游需求,昆明供電局在解決該村供電問題的基礎上,投資建設了百草村充電站,可滿足10輛電動車同時充電。目前,昆明正著力開展美麗鄉村充電設施“村村通”工作,不久的將來,環滇美麗鄉村充電圈將為村民、游客帶來更便捷、綠色的出行體驗。
如今,自駕到雲南鄉鎮無需擔心充電難。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在全省1203個鄉鎮建成充電站點1526個、充電槍5042槍,充電樁基礎設施實現鄉鎮全覆蓋。
提升充電續航質量
讓充電速度和加油一樣快,是很多電動車主的共同期盼。面對充電慢這一電動車補能的核心痛點,大功率的超充正成為行業發展的新風口。
充電最快1秒1公裡,充電5分鐘可續航200公裡,近日,隨著雲南省首批“光儲充”一體化示范站在昆明西北部客運站和杭瑞高速公路讀書鋪服務區落地,電動車車主將在雲南享受到快速、便捷的充電服務,“裡程焦慮”將得到極大緩解。
該項目由雲南交投集團攜手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超充樁最大輸出功率600千瓦,具有充電靈活、充電成功率高、噪聲小等優勢,相較於傳統充電樁,充電周轉率提高30%,充電慢、一樁難求等問題將得到緩解。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雲南交投集團就率先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站。截至目前,在線運營充電站248座,實現了主干路網全覆蓋。
“下一步,我們將對服務區充電設施進行增樁擴容和老舊更新,在重點區域布局超級充電樁,著力破解高速路充電慢、充電體驗差等問題,讓更多車主放心出發、自由出行。”雲南交投新能源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軍告訴記者。
《雲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到2025年底,全省將建成公共充電設施超過6萬槍,其中,高速公路力爭建成充電設施0.3萬槍、旅游景區建成充電設施1萬槍。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助力新能源下鄉和鄉村振興,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日前聯合印發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實施意見,加快實現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地區,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到2025年底,全省建成公共充電設施超過6萬槍。
今年1月1日,居民電動汽車充電樁分時電價政策開始執行,分兩個時段對居民電動汽車充電進行計費,分別為低谷時段每度0.31元、非低谷時段每度0.61元,可有效降低居民充電成本,穩定和擴大電動汽車消費。
從城市到鄉村,從公用到自用,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電動汽車充電的堵點難點問題被逐步破解,補能從不同的場景切入,以更加靈活多元的方式帶來更高質量的服務體驗,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段曉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