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檢察院
發揮檢察擔當 以“法理情”推動案結事了

“深入企業關心職工,幫助企業排憂解難”,11月6日,雲南省曲靖市某化工企業代表和職工代表來到曲靖市人民檢察院,向該院的檢察官送上了這樣一面錦旗。
如果不了解案情,沒有人會想到,送來錦旗的職工和企業,原本存在矛盾沖突多年。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握手言和,還一致向檢察官表示感謝?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該化工企業原屬國有企業,改制后,按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要求,企業生產裝置關停拆除,職工放假自謀生路,每月最低生活費實行欠賬挂發。2015年1月開始無力繳納職工“五保”,導致職工生病無法持醫保卡就醫,職工退休需墊付企業和個人欠繳的50%養保費用,職工和企業矛盾突出。
檢察官與當事雙方代表座談。郎建熙攝
2017年,該化工企業職工戚某某等239人向曲靖市某區人民法院起訴公司,相關行政機關,但因不符合起訴條件,均被法院駁回。
一籌莫展之際,戚某某等人向曲靖市檢察機關提出監督申請。檢察機關受理該案后發現,該企業由於停工停產難以補繳費用,200余名職工先后多次起訴,因不符合起訴條件,案件未進行實體審理,訴求得不到解決。
如何在救濟職工權益的同時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真正化解矛盾爭議是擺在檢察機關的一個難題。
對此,受理案件的曲靖市人民檢察院的辦案人員多次當面聽取職工的訴求和需要,到企業了解其困難和面臨的問題,到相關行政機關了解欠繳醫保情況、原因。經過充分調查、核實后,檢察機關召開聽証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聽証員參與聽証,對雙方充分釋法說理,雙方達成和解,最終促成申請人當場撤回監督申請。
為真正實現案結事了,檢察機關及時跟進,推動企業與職工代表簽訂協議,並設立“職工住院醫療保險墊付報銷工會專戶”。企業也表示將多方籌集資金,並承諾在正常經營后及時繳納欠繳的相關保險費用。
為推動企業早日正常生產經營,曲靖市人民檢察院領導多次帶領承辦人員到企業了解恢復生產經營的難點痛點問題。在得知企業即將推進20萬噸/年合成氨技改項目建設,但因技改未達相關標准、無法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証時,檢察機關充分利用設置在當事企業所在工業園區的法律監督聯絡協作辦公室的優勢和“前沿哨所”作用,多次與相關行政機關加強溝通對接,邀請行政機關專業人員對企業技改進行指導,並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今年6月,該化工企業終於獲批安全生產許可証,開始生產經營,最終於9月將欠繳的醫保費用和職工退休墊付的50%養保費全部繳清,職工和企業握手言和。
一場涉及申請人多、訴爭時間長的案件,在曲靖市人民檢察院充分兼顧企業及職工雙方權益,攜手各方合力的推動下,息訴止爭。既保障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又努力避免“辦了案子、垮了廠子”,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情懷和檢察擔當,真正做到法、理、情的有機統一。(符錦)
來源:曲靖市人民檢察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