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心靈解開心結 普法強基入人心

法入人心,需要聚焦重點人群、重點領域靶向發力,讓法治之苗茁壯成長﹔化解糾紛,需要精准抓住主要矛盾,讓法治的陽光滋潤心田。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在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中,用“心”串聯起“向誰普”“普什麼”“怎麼普”的基本問題,讓普法工作融入日常,更深入人心。在推動青少年普法教育中有情也有力,讓法治意識播種進心田﹔將隊伍下沉到田間地頭,解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大姚縣第一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人民網 雷霽攝
護“未”中的“心與情”
大姚縣第一中學裡“法”味濃厚。
“校園欺凌聽起來可能離我們很遠,但也提醒我們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素養。”
“無論是網絡信息、家庭教育還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能夠知法、學法、用法。”
在大姚縣第一中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展室裡,學生們參觀著違法犯罪警示和遵紀守法的展板,交流著自己的感受。像這樣的普法教育活動,穿插在對學生的全方位教育和成長中。
大姚縣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黃鵬介紹道:“我們充分利用好教材與課堂,將法律法規講解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學科中,形成普法合力。”在法治專題講座獲取專業知識,在課堂上收獲與科目知識相結合的法律素養、在模擬法庭沉浸式體驗法律流程與邏輯,學生們充分“浸潤”在法治環境中。
“怎樣團結班集體?”“如何樹立信心,發揮所長?”
校園的另一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團輔課的現場,同學們圍繞著樹立信心與團結的主題,參與游戲、講述經歷、接受引導。
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需要以法護航,同時給予學生心理健康更多的關注也同樣重要。張紅是大姚縣第一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一名專職心理教師,她陪伴了許多學生走過“曲折的小路”,重新尋找到陽光普照的道路。
從高一到高三,張紅陪伴著一名學生三年,讓她慢慢敞開了心扉,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一開始她對我也有戒備,什麼話都不願意跟我說。我看到她班牌上貼著她喜歡的明星,就去了解這個明星的資料,去引導她、和她產生共鳴,慢慢地建立起信任和聯系。”張紅回憶著這名令她印象深刻的學生。
在一步步耐心地陪伴與引導中,轉眼這名學生升入了高三,學習時間越來越緊張,這名學生也會主動與張紅聯系,對她說:“老師,我今天心裡有點不舒服,我們可不可以課間的時候在樓下的亭子裡聊一聊?”
高考那天,這名學生在考場外沖著張紅高興地招手。不久之后,張紅也收到了這名學生的短信,向她訴說著被心儀學校錄取的喜悅。“與其說與他們溝通的技巧,我覺得‘愛’更重要。”張紅說道。
在楚雄實驗中學附屬學校,同樣將“法”放在了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位置。每周二下午的兩個小時裡,都會有楚雄市的公檢法司專業人士到學校通過案例解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與學生互動交流,向學生們普及法律知識。
用心教育,更要以愛育人。楚雄實驗中學附屬學校黨總支書記謝應榮介紹,作為一所專門學校,學校通過開展國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以及義務教育課程,引導“問題少年”規范行為,並正常步入社會。
據介紹,在2023年的初中學業水平測試中,學校共有楚雄州內考生32人,共有15人就讀了普通高中,其中500分以上有3人。
專項普法工作隊在黃海屯社區解糾紛。黃海屯社區供圖
用心普法解糾紛
走到田間地頭,勤串百姓家門。入駐大姚縣的省州專項普法工作隊將“普法+調解”窗口前移,將普法工作融入日常生活,成功將社會矛盾“火星”扑滅在基層。
在大姚縣黃海屯社區小村,一起因田地界限不清導致的土地糾紛持續了30余年,成為了一樁令各方困擾難解的“陳年舊案”。一次、兩次、三次、四次,普法工作隊在充分了解村民村情的基礎上,慢慢與雙方當事人建立起信任,對當事人進行情緒疏導和普法教育,最終讓這個難解的心結得以化解。
在調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
“我家老張現在喝酒知道節制了,也知道主動關心家庭,跟以前相比像變了個人。”大姚縣黃海屯社區的黃大姐訴說著自己和丈夫的關系在調解之后的改變,與幾個月前不同,黃大姐家的家庭氛圍在調解之后越來越好。
黃大姐的丈夫老張愛喝酒,經常在酒后控制不好自己的行為,雙方經常就家庭和感情的若干問題發生爭執。今年7月的一個夜晚,雙方的矛盾升級,兩人關系再度惡化。
為了防止家庭糾紛產生更多問題和隱患,省州第四專項普法工作隊隊員、雲南警官學院博士楊琦等在了解情況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二人解開心結,同時向雙方普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法規的相關知識,最終黃大姐和丈夫重歸於好。
楊琦介紹,在矛盾調解的過程中,需要引導群眾通過合法途徑表達利益訴求、解決矛盾糾紛,在法律框架下“調”處矛盾,在情理范圍內“解”開心結。
為更精准地讓“法”走進各家門,楊琦還倡導成立了雲南警官學院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博士團和大姚縣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先鋒隊。
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博士團深入田間地頭、工地廠房、校園課堂等,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宣傳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積極培養村(居)社區“法律明白人”,使身邊事成為普法鮮活教材,引導基層群眾真正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推動建設良好家風、朴實鄉風﹔同時,普法強基先鋒隊動員大姚全縣廣大法律服務工作者、離退休法官檢察官、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畢業或放假在家法律專業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普法宣傳活動實踐中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基層普法隊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