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餅 大情懷
雲南部分高校向師生送出中秋定制品

雲南大學月餅。
雲南工商學院月餅。
雲南農業大學月餅小分隊正在制作月餅。記者楊艷萍攝
昆明理工大學月餅。
中秋佳節越來越近,在雲南農業大學裡的雲南省奶業協會研發中心,一個由20多人組成的月餅小分隊,正忙得不亦樂乎。隨著訂單激增,團隊成員每天要制作300個至400個乳扇月餅。這些帶著雲南農業大學特色的月餅不僅設計精美、口味獨特,還蘊含著濃濃的雲南味道。
不僅雲南農業大學,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高校,也先后推出定制特色月餅,用傳統美食展現高校師生的創新精神與人文情懷。
“雲南味道”走出去
雲南農業大學月餅小分隊的同學,來自食物資源與乳品科學創新創業團隊。操作間裡,他們分工明確,按照流程有條不紊地制作著一枚枚獨具雲農特色的月餅。
先將生乳扇切割成片狀,放入油鍋裡煎炸,打撈起來進行特殊脫油處理,接著研磨成碎粒,加入蔓越莓、蜂蜜等,制成獨一無二的乳扇餡料后,再由同學進行手工包制。“為了避免乳扇放久后出油,我們特別增加了脫油環節,這樣一來,月餅的口感更好了,也更加有益健康。”團隊成員董曉竹說。
今年,雲南農業大學推出了兩款乳扇月餅,分別是蜜酥乳扇月餅和乳扇酥糕月餅。在同學們手中,桃山皮被壓制成了一張張五彩的月餅皮。他們精確稱重,按照一定比例將餡料放進面皮,再揉搓、壓制成型,最后包裝出爐。小小的月餅上印有“雲農”“1938”的字樣,還有兩根長長的麥穗,充分展現這所建校85年的農業院校的特色。
在食物資源與乳品科學創新創業團隊導師、雲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艾祥看來,乳扇歷史悠久、營養豐富,在唐朝時期,大理百姓就有利用鄧川牛奶制作乳扇的習俗,以乳扇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月餅,具有濃濃的雲南風味。
黃艾祥帶著同學們一直致力於乳制品的創新研發,以期讓更多人“看見”雲南乳制品,“看見”雲南美食,“看見”雲南的優質農特產品。
像雲南農業大學這樣通過創新,將雲南元素“送出去”的,還有雲南中醫藥大學。今年,雲南中醫藥大學推出了4個口味的藥膳月餅。藥膳月餅裡添加的黃精正是產自雲南的滇黃精。
“學校從2016年就開始做藥膳月餅。我們請中醫專家挑選藥食兩用的中藥材進行搭配,不斷調整口感,推出了低糖、口感佳的藥膳月餅。”雲南中醫藥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推出的黃精系列藥膳月餅,是對黃精開發的創新嘗試,有黃精玉竹、黃精伍仁、黃精金橘、雲腿黃精玉竹4個口味。
佳節薄禮送師生
在雲南,還有不少高校像雲南農業大學和雲南中醫藥大學一樣,將雲南味道、家鄉元素、學校特色“刻”在月餅上。
“會澤百家、至公天下”,雲南大學把學校精神印在月餅上。雲大學子看到這枚月餅,心中自然升起愛校情懷。這些月餅由雲南大學后勤服務集團飲食服務中心制作,將送給在校學生。這也是學校連續18年自制月餅免費送給學生。
從2006年開始,為緩解學生思鄉之情,雲南大學免費送學生月餅,讓他們感受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與往年不同,今年飲食服務中心制作了精致的禮品盒,把學校晚翠園的月下美景印在包裝盒上,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今年,飲食服務中心計劃制作3.3萬份月餅禮盒。每份月餅禮盒裡包含2個火腿月餅、1個伍仁月餅、1個滇味酥皮椰蓉月餅和1個山楂月餅。
昆明理工大學后勤保障服務中心飲食服務中心出品的昆工特色文創月餅也上線了,被同學們稱為月餅中的顏值擔當。昆明理工大學文創月餅以圓月為形,以校徽為圖案,別出心裁,印刻出專屬昆工的印記。餡料方面,有香濃的蜜桃餡、甘美的楊枝甘露餡、清甜的荔枝餡、濃醇的椰皇芝士餡,總有一款能滿足味蕾的需求。除了文創月餅,傳統月餅也不能少,雲腿、豆沙、伍仁、蛋黃蓮蓉……都是昆工學子的最愛。
雲南工商學院今年繼續推出“校徽月餅”,月餅正面印有雲南工商學院的校徽和建校年份,共有綠豆、紅豆和鳳梨3種口味,最受雲南工商學院師生歡迎。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紅豆月餅的意義最特別,因為紅豆又稱相思豆,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希望紅豆可以寄托他們的相思之情。從2017年開始,學校就制作“校徽月餅”發給新生,希望讓大家感受到學校的關愛。(楊艷萍 余蘇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