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 違規項目為何禁而不止

9月12日,央視新聞曝光了“陝西榆林荒漠化地區違建高爾夫球場,無任何審批手續營業十余年”一事。當晚,榆林市回應稱:對於違建高爾夫球場情況,榆林市高度重視,成立由市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和榆陽區政府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行徹底調查。目前,調查工作正在進行。
據報道,涉事違建高爾夫球場佔地近3000畝,位於一個名為“綠淘沙·大漠生態城”的項目裡,2008年開始建設,2011年對外營業。記者了解到,該高爾夫球場是一個沒有審批手續的違法建設項目,所有地上建筑均屬於未批先建。對此,榆林市榆陽區自然資源局執法人員表示,他們曾多次執法叫停,累計罰款超過200萬元。
早在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就下發關於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要求從2004年1月10日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一律不得批准建設新的高爾夫球場項目。從時間節點上看,該高爾夫球場無疑是“頂風作案”。不過,從項目內容看,“綠淘沙·大漠生態城”的違規之處顯然不僅於此。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高爾夫項目與別墅項目同屬限制建設之列。在“綠淘沙·大漠生態城”內,不僅有高爾夫球場,同時還有獨棟別墅。換言之,這個未批先建的項目,同時觸碰了兩條紅線。許多既有案例顯示,違規別墅與違規高爾夫球場常常如影隨形,打著體育公園、生態園、休閑園、綠化項目等旗號“暗度陳倉”。
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輿論廣泛關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榆林年降水量僅有4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荒漠化地區。因此,有人無視環境生態違建高爾夫球場,更令民眾憤怒。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違建高爾夫球場開始建設的2008年,正是當地面臨腐敗問題的高危時刻,當時擔任榆林市委書記與市長的干部,后來雙雙落馬。這個同時觸碰兩條紅線的項目之所以能夠一路綠燈,或許與當時主政的腐敗官員有關。如果說這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接下來就是現實問題了——對於這個“頂風作案”的違規項目,到底應該如何處理?
按照執法人員的解釋,他們曾多次執法叫停該違規項目,累計罰款已超過200萬元。言外之意,似乎有些束手無策。問題是,累計200萬元的罰款雖然聽起來很多,但對違規高爾夫球場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據報道,該高爾夫球場實行預約和會員制,會員卡最低32萬元,每天來打球的人“少則七八十人,多則近200人”。200萬元的罰款不過是區區7張會員卡的價格,這還是“多次執法累計處罰”的結果。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高爾夫球場工作人員表示,“每次罰款后會停業幾天,然后繼續營業”。例行公事、隔靴搔痒的處罰,自然無法實現預期效果。
為徹底剎住高爾夫球場違法濫建之風,自2017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11部門連續6年聯合部署開展了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回頭看”工作。國家層面三令五申,清理整治年復一年,這個佔地近3000畝的違規高爾夫球場,為何始終不為所動?現在,當地已表態要徹底調查,為何禁而不止?希望徹查能給予答案。(趙志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