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法治

人民說法︱遭遇家庭暴力如何尋求法律援助?

周靜圓
2023年09月01日08:5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人民說法︱遭遇家庭暴力如何尋求法律援助?

  近日,反家暴題材電影《我經過風暴》正在上映,“家庭暴力”這一話題引發關注。當遭遇家庭暴力,普通人如何尋求法律援助?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簡稱“法援中心”)日前辦理了一起為遭遇家庭暴力的婦女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

  案件受援人吳女士在婚后經常遭受到丈夫的打罵、虐待。受援人家屬去探望她的時候發現了傷情,把她解救出來。受援人提出離婚和相應的賠償要求時,被男方拒絕。無奈之下,吳女士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

  “人民說法”欄目注意到,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的,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一)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二)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三)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四)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張相關權益﹔(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

  “起初,吳女士並不知道對於遭遇家庭暴力的婦女主張權益是可以直接申請法律援助的。”北京市法援中心副主任宋嵐介紹,在一審階段,她花錢聘請了律師。后來得知了法律援助法的規定,吳女士在今年的1月份向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了法律援助,請求委托法律援助律師代理案件的二審階段。

  法援中心經過審查,認為吳女士符合法律援助條件,並且指派法律援助律師承辦了這起案件。最終,二審法院支持了受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宣判以后,我們也對受援人吳女士進行了入戶回訪,就后續的執行問題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受援人和家屬也非常滿意我們的工作,向我們法援中心贈送了錦旗。”宋嵐說。

  對於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這類人群,宋嵐介紹,通過多措並舉,為受援人提供以下服務:一是開辟綠色通道,免於經濟困難審查,優先審批優先辦理,讓受害人第一時間能夠獲得專業的法律服務。二是精准指派,本著保護隱私,尊重受援人意願的原則,綜合考量律師的性別、案件的辦案因素,精准指派法律援助律師為受援人提供服務。三是加強回訪監督,回訪受援人不僅是案件質量監督的有效手段,更是法律援助服務范圍的再延伸,是對案件辦結后受援人法律服務需求的再保障,增強了群眾對法律援助的獲得感。

  目前,全國法律援助機構依托婦聯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有2700余個,方便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就近獲得法律援助。2022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涉嫌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有8900余件,提供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咨詢231萬余人次。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