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的司莫拉 幸福的佤族村
下午五點多,馮保艷才吃上中午飯。
“今天中午有17桌客人,太忙了。”馮保艷是雲南省騰沖市清水鎮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村民,在村寨經營著一家農家樂。
司莫拉,在佤語中意為“幸福的地方”。近年來,在黨的政策支持下,在各級干部群眾的努力下,這個西南邊地的佤寨,依托蓬勃發展的鄉村文旅事業,成為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范本。
“我們要成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幸福司莫拉。”黨的二十大代表,清水鎮副鎮長,三家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趙家清介紹,為此,清水鎮持續推進好“一條生產生活道路、一條幸福游覽線、一個司莫拉佤寨、一個司莫拉之家、一個司莫拉品牌、一個雲谷農業公園、一部司莫拉文化演出、一套創新經營體制、一村一個帶動示范項目、一個區域旅游協同發展”的“十個一”工程。
游客在司莫拉佤族村游玩。人民網記者 李發興攝
在規劃發展下,司莫拉實現自然生態與民族人文有機融合,把“幸福”從一種感覺延伸為一種生活方式,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而來。
馮保艷就是看到商機的人。之前她在村寨內銷售農特產品,因產品同質化,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當時經常有游客問吃飯的地方,我就想‘為什麼不開個農家樂呢’?”
在司莫拉幸福佤鄉旅游專業合作社的幫助下,馮保艷聘請到滿意的廚師,還去大型餐廳學習管理經驗和傳統佤王宴的制作。今年4月,馮保艷的農家樂在自家小院正式營業。
一道招牌菜——柴火燉土雞湯,口耳相傳,她的農家樂生意很是紅火,“村裡的土雞都快被我買光了。”如今,馮保艷一家的生活過得紅紅火火。她說,其實忙碌也是一種幸福。
在司莫拉,家家戶戶都很忙。
村口的幸福咖啡屋前擠滿了游客,咖啡師羅愛艷熟練地給游客介紹不同咖啡豆的產地、風味,她最拿手的玫瑰拿鐵是廣受歡迎的熱門飲品。
此前,因看好司莫拉鄉村旅游的發展前景,在騰沖市打工的羅愛艷毅然返回家鄉,勇於嘗試,完成“咖啡小白”到咖啡師的轉變。同時,她還將自家房子改造成有5個房間的民宿,客源不斷。
“我在咖啡屋上班,老公在村裡開旅游觀光車,女兒當司莫拉鄉村旅游講解員,民宿生意也不錯,不用出去打工,現在全家人一個月收入超過1.5萬元。”最近,羅愛艷計劃將民宿擴大到10個房間,看著寨子裡游人如織,她對未來的日子信心滿滿。
在司莫拉農特產品一條街上,30歲的趙正菊今年以1萬元的租金,租下入口處2個攤位,售賣鮮榨果汁和胭脂果膏、酸木瓜干等。她大方招呼往來游客,不時又成交一筆。
3年前,保守的村民們還沒有做生意的概念,年租金低至一千多元的攤位基本沒人敢租。如今,一年一度的商鋪奪標很熱鬧,此起彼伏的奪標聲彰顯著司莫拉商業的蓬勃發展。
“在司莫拉,隻要人勤快,日子越過越幸福。”趙家清說,接下來,司莫拉佤族村將持續拓展“幸福”的表現形式,走一條以旅游開發帶動農業產業發展,以休閑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以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發展道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