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國內

上網這件事,00后別光“教育”中老年人

2023年08月23日08:3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上網這件事,00后別光“教育”中老年人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一顰一笑動人又傾城。”精巧的原創小詩,配3個比心和3朵玫瑰的表情,在網紅“一笑傾城”的評論區裡,這樣的贊美比比皆是。“一笑傾城”在一個短視頻平台坐擁1747萬粉絲,其中男性用戶佔比81%,40歲以上用戶佔比77%,是當之無愧的“頂流”。

齊劉海,黑長直,圓圓的臉化一點淡妝,笑起來時眉眼彎彎。“一笑傾城”清純甜美的風格對於千萬中老年男性群體的審美而言,無疑是一種狙擊。

如果說“一笑傾城”是“叔叔們”的夢中情人,那麼“秀才”就是“阿姨們”的白馬王子。總是一襲襯衣西褲出現在農田裡的“秀才”,與“一笑傾城”一樣,靠著對口型唱歌俘獲了千萬粉絲,其中女性用戶佔比70%,40歲以上用戶佔比80%。兩人的評論區裡,充斥著叔叔阿姨們的深情表白“你是我見過最美的美男子”“哥哥永遠支持你”……網友戲稱,兩人的一場PK能打出一個村的退休金。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23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1.53億,這意味著我國至少每兩個老年人就有一人接觸了網絡。而網絡視頻作為老年網民第二常用的應用,僅次於即時通信,已達到84.4%的使用率。

在“中老年偶像”的短視頻評論區,許多大學生也來湊熱鬧。大家大多善良友好,或開著無足輕重的玩笑“來抓我爸我媽”,或模仿叔叔阿姨的口吻發彈幕“我想你了”,也有人好心提醒不懂短視頻機制的長輩不要過於沉迷——部分老人誤以為這些網紅的視頻是單獨發給自己的,以至於無法自拔。

的確,不同於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00后,中老年網民相對缺乏短視頻與直播經驗,難以辨別真假,也容易上當受騙。不久前,吉林一位72歲老奶奶跨越1700公裡,坐火車奔現“秀才”的新聞就曾一度引爆熱搜。直播間裡一些省吃儉用為網紅打賞,甚至變賣家產一擲千金的叔叔阿姨們,也確實需要年輕人及時提醒並耐心科普。

不過,有些年輕人則選擇了居高臨下的姿態評論那些網絡世界的“晚輩”。“別把我的生活費給刷了”“老年戀愛腦,看不了一點”“看得我胃裡一涌一涌的”“這到底哪兒帥了,把大姨們迷的”……一段時間裡,年輕人的戲謔幾乎蓋過了中老年粉絲的聲音,甚至有的年輕網友還和憤怒的叔叔阿姨在評論區裡針鋒相對地吵了起來。

其實,在不影響正常生活、不危害公共秩序的前提下,老年人在廣闊的互聯網世界探索一片屬於自己的網絡空間,熱烈地表達自己的喜歡,主動地傾訴心聲、盡情地釋放壓力,是一件再正常不過,並且應當被尊重的事。“一笑傾城”們和“秀才”們或許在年輕人眼裡顯得過於土味或油膩,但卻滿足了中老年用戶的審美需要。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周六晚守著《快樂大本營》捧腹大笑時,父母也曾說過我們“傻子看了一群瘋子”。審美的代溝常常難以逾越,但它本身並無高下之分。

正如一位網友在“一笑傾城”評論區裡的發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沒必要陰陽怪氣。”這條內容獲得了五千多個點贊。

更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中老年人沉迷短視頻的原因。“秀才”的評論區裡,一位阿姨的評論給出了一種答案:“在地裡干了一天,太累了,頭疼,就等著晚上能聽你唱唱歌,沒人能陪我說說話,心情很亂,看到你就舒服了,頭還好一點兒。”

十幾年前,00后也曾被認為是網癮一代,“網癮少年”作為一個社會問題被廣泛討論、引發擔憂。但這並非技術的原罪,這一代人以獨生子女為主,父母大多都在工作,童年缺少陪伴,大家在聊天室和網絡游戲裡尋找現實中匱乏的歸屬感與存在感,也尋找自信,尋找伙伴。

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中老年人同樣面臨著越來越孤獨的生命體驗,子女或在外求學或忙於工作,大多不在身邊。短視頻也是他們疏解愁悶、對抗孤獨的窗口,那些笑靨如花、人靚嘴甜的“網紅”,提供了中老年群體最需要的“陪伴”。

艾媒咨詢2021年6月開展的調研數據顯示,有51%的中老年群體日均上網時長超過4個小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刷短視頻,刷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缺乏陪伴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暑假回家時,我的姥爺總是一個人戴著老花鏡坐在臥室裡刷視頻,有時是國際新聞,有時是老歌紅歌,在客廳裡也能聽到外放的聲音。但如果我進屋主動找姥爺說話,他就會立刻放下手機,摘掉眼鏡,認真地和我聊起來。記得小時候爸媽上班我一個人在家,姥姥姥爺會跟我打幾個小時的電話陪我說話。

今天,當他們沉迷於“秀才”和“一笑傾城”時,也在提醒我們,網絡上多一點空間,現實裡多回家看看。(張岳怡)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