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干壩子大山的生態之美

2023年08月16日15:23 |
小字號

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以巡護為抓手,切實加強林區管護力度,保護好轄區內的生態環境,維護好林區和諧。

干壩子大山是寧洱縣境內的最高山峰,是轄區北部的一道綠色天然屏障。干壩子大山,如同其主脈無量山一樣以“高聳入雲不可躋”的雄渾氣勢立於寧洱縣梅子鎮北部,當地人亦稱其為“大橫山”。山峰最高點海拔2851.1米,與梅子鎮集鎮1060米的海拔垂直差近1800米。

干壩子大山的森林景觀。楊廷榮攝

干壩子大山的森林景觀。楊廷榮攝

為深入了解林區植被生長情況和野生動物出沒動態,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寧洱縣林業和草原局與鎮、村兩級人員共同組成的管護隊伍對干壩子大山進行巡護考察。

“這是小蘭花根,是一種中藥材。”

“這個是我們常喝的掃把茶。”

“這個地方的海拔在2500米左右,眼前的是一種新的菌類,很少能看到。”

……

巡護過程中,巡護隊員不時介紹遇到的野生植物或真菌,很多是日常生活中聽到過但沒見過的,讓人禁不住停下腳步,細細觀察一番。

徒步巡山,是林草部門工作人員習以為常的工作狀態,他們對克服垂直高差、陡峭坡面已經有足夠的經驗,長期在林區行走練就的火眼金睛,讓他們對野生動物活動痕跡也能肉眼辨別。

“野貓的糞便,可能是昨天晚上才排泄的。”

“這些是白鷴來找食的痕跡,它主要來吃腐殖質下的寄生虫。”

“母白鷴的羽毛偏麻色,公的羽毛偏白色。現在不管在山裡的我各個季節季節,都能看到這些鳥類。”

……

干壩子大山的生態景觀。高夏龍杰攝

干壩子大山的生態景觀。高夏龍杰攝

行走在林間,對普通人而言毫不起眼的零碎點滴,對巡護隊員來說都“寫滿”了動物活動的痕跡信息,為掌握林區動物的情況提供支持,進而更有效地保護這些動物。

干壩子大山所歸屬的無量余脈橫亙寧洱境內近14千米,山巒起伏,綿綿延伸,生長著針葉、闊葉及混交林,是部分稀有珍貴林木和野生動物的繁衍棲息地,主要棲息在景東縣境內的西黑冠長臂猿不時也會造訪。

“這裡是西黑冠長臂猿監測點,它們一直在這些地方活動,紅外相機沒抓拍到,但當地老百姓能聽到叫聲。”寧洱縣林業和草原局高級工胡建偉介紹,高海拔地方才有的這種樹衣,是西黑冠長臂猿的主要食物。

從山腳走到山頂,除了動物和植物,還能感受到干壩子大山的巍峨與深沉。春季、夏季,杜鵑花、野薔薇按時次第綻放,為叢林秘境增添一抹抹色彩,吸引眾多徒步愛好者前來打卡體驗。

干壩子大山的生態景觀。高夏龍杰攝

干壩子大山的生態景觀。高夏龍杰攝

“我正前方是寧洱地界,我的左手方是鎮沅地界,群山植被用肉眼看去,近點的是墨綠色,稍微遠點的是綠色,再遠的是青色,干壩子大山為寧洱縣生態平衡發揮著調節作用。”寧洱縣林業和草原局保護股股長徐向杰說。

寧洱縣是雲南省唯一的國家林業碳匯試點縣。干壩子大山屏障區儲備的濕地、耕地、草地、河流等,是重要的碳匯資源。當前,寧洱縣正將碳匯和旅游相結合,在梅子鎮5號國有林(干壩子大山埡口)開展碳匯造林203畝,計劃通過利用荒山種植冬櫻花和紫花風鈴,增加森林碳匯,為今后開發旅游風景地打下基礎。(楊媚、高夏龍杰、楊廷榮、羅藝坤)

來源:寧洱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