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墨江:“稻+”綜合種養模式助群眾增收
2023年07月18日15:12 |

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積極推廣綠色“稻+”綜合種養模式,有效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多渠道助力群眾增收。
在墨江縣聯珠鎮克曼村鴨苗發放現場,村民們提著鴨籠、紙箱、籮筐等聚在貨車旁等待領取鴨苗,在核對信息簽字確認后,技術人員向村民詳細講解鴨苗喂養、放養、疾病防治等注意事項,並進行鴨苗分發。
村民排隊等待領取鴨苗。
“此次在聯珠鎮、新安鎮開展稻鴨綜合種養示范,共計投放鴨苗四千隻。”墨江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黃道琳說。
“今天領到鴨苗,我們很開心。這些鴨子養大后,我們不僅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賣錢。”聯珠鎮克曼村村民李德林開心地說。
據了解,稻鴨共養是一項生態型的綜合種養技術,兩者互惠互利,既能生產出優質的有機稻米,還能養出綠色生態鴨,在節省人工除草、除虫費用的同時,還能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
馬德昌把魚苗放到稻田裡。
“鴨苗投放有利於稻田除草、除虫,而鴨苗的排泄物是稻田良好的有機肥,有利於促進水稻綠色種植良性循環。”黃道琳說。
同時,在墨江縣那哈鄉各村魚苗發放點,村民們紛紛前來領取魚苗,工作人員忙著將魚苗從貨車上卸下,將魚苗交到村民手中。
“我家今年種了3.5畝水稻,其中紫稻1畝,今天領到了8公斤魚苗,待水稻成熟,魚也長大了,真正實現了一田雙豐收。”墨江縣那哈村那哈三組村民馬德昌說。
據了解,墨江縣今年綜合種養面積共1000余畝,涉及轄區內5個鄉(鎮),投放鴨苗4000隻,投放魚苗175000尾,投放泥鰍320000尾,通過推廣綜合種養模式提升稻田的有機綠色種植效益,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豐收。(吳江梅、李冬玉 文/圖)
來源:墨江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