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稅收呵護傣陶文化傳承發展

2023年07月18日10:05 |
小字號

傣陶誕生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西雙版納傣族制陶的方法,被稱為“慢輪制陶”,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西雙版納稅務部門以精准監管、精細服務為落腳點,幫助傣陶企業用好用足稅費優惠政策,規范、健康發展,不斷增強發展信心。

西雙版納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業人岩溫叫於2018年1月成立了西雙版納某傣陶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他在發揚傣陶文化的同時積極探索傣陶文化元素與現代生活融合的新方式。為支持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當地稅務部門多渠道宣傳稅費優惠政策,輔導納稅人熟悉電子稅務局操作流程。

“電子稅務局很方便,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稅收業務,省下了辦稅時間,節約了辦稅成本。”岩溫叫說道,“從公司成立到現在,稅務部門的優惠政策和貼心服務一直陪伴著我們,這讓我在創業的路上走得更踏實,也對傣陶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為了幫助當地傣陶企業更好更快地融入發展新格局,當地稅務部門選派精通傣漢雙語的稅務干部,針對傣陶企業的行業特點和生產經營情況,量身打造“一對一”的宣傳輔導服務,重點解讀傣陶企業適用的稅費政策、解答涉稅熱點問題。

景洪某工藝品制作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傣陶、傣錦等工藝品制作和銷售的企業,公司長期聘請傣寨內制陶師傅手工制作陶器,因制作周期較長,人工成本較高,該公司一直處於薄利營銷的狀態。“2021年以來,我們公司享受了稅費減免4.75萬元,對我們公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提振了我們繼續發展傣陶的信心和動力。”公司法定代表人何忠才表示,“我們會繼續加大傣陶的創新投入,把傣陶做好、做美、做精,把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下一步,西雙版納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把“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與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納稅人滿意度等工作一體推進,緊密圍繞傣陶企業需求,通過響應特定需求、定制精准服務等舉措,持續助力非物質文化傳承發展。(郭雨蒲)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西雙版納州稅務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