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非遺如何活起來傳下去

2023年07月13日08:2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背景

如何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雲南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為突破口,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全省非遺保護體系,雲南省非遺整體性保護水平不斷提高,非遺文創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

話題

雲南非遺文化豐富多樣,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如何體現更大的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一些探索已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既要有數字化保護,也要有市場化探索,才能讓非遺文化活起來、傳下去。

多措並舉 為“非遺+”保駕護航

2000年,雲南省制定出台《雲南省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是全國第一個通過立法程序進行傳統文化保護的省份﹔2013年,在對條例修訂完善的基礎上,頒布實行《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在全國首創提出區域性整體保護、實施旅游業收入反哺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等條款﹔2018年,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19年,雲南省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工作方案》,2022年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與此同時,雲南省已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共認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7項145家保護單位,居全國第10位,全省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25人,居全國第8位。愈加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成為雲南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支撐。

IP形象的打造不但能為文化企業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對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縱觀最近兩屆深圳文博會,雲南展團的品牌意識在不斷增強,一些頗具商業價值的文創IP不斷顯現。本屆文博會上,就不乏雲溪陶“瓦貓大人”這樣的IP形象,蹺著二郎腿的瓦貓,右手捧著一條鯉魚,盡顯富態吉祥,與會者都對這張略帶“卡通”的臉感到好奇。

市場創意 尋找高附加值密碼

在本屆深圳文博會上,“彝家公社”借楚雄彝族自治州打造“綠孔雀之鄉”這一契機,在傳統彝繡紋樣基礎上創新設計出“畫翎點睛”的綠孔雀形象,“孔雀翎”與“孔雀眼”的完美融合,彰顯出濃郁的民族時尚風,已開發出壁畫、筆記本、公文包、手包、眼罩、首飾盒等系列文創產品。

楚雄州的彝繡產業近年來跑出發展加速度,不但實現了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實現了與鄉村振興的無縫對接。

舉辦多屆的“楚雄彝族賽裝節”已成為高辨識度的區域文化品牌,楚雄繡娘與國內外知名設計師攜手打造的彝繡作品多次走上北京國際時裝周、上海時裝周、紐約時裝周舞台。目前楚雄州共有繡娘5.7萬人,2022年彝繡產業增加值實現2.45億元,形成“區域有園區、縣縣有企業、鄉鄉有車間、村村有繡坊、家家有繡娘”的發展格局。

本屆深圳文博會,來自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雲南博雅文創”帶來一款火草布手包,該款手包以當地特有植物“火草”為原材料,融合當地苗族傳統服飾中的“麻布”元素,同時運用了彝繡圖案和珠繡手法,成為集三種民族服飾文化於一體的文創產品,凸顯時尚化與年輕化,受到“北上廣深”城市人群青睞﹔文山州的另一家文創企業也帶來了一款高定禮服,因為加入了現代設計元素,傳統非遺服飾不再是“束之高閣的收藏品”,成為可以日常穿著的時尚禮服。

數字化保護 留住傳統技藝根和魂

要讓傳統技藝真正活起來、傳下去,數字化保護是重要手段。昆明市文化館打造的昆明公共文化雲網絡平台,已形成以市館為區域中心館、14個縣(市、區)館為總館、141個鄉鎮(街道)為分館、1676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中心為服務點的總分館制體系,平台囊括文旅地圖、非遺傳承等數字資源庫,向群眾提供在線學習、藝術培訓、文化數字期刊等18類服務。非遺文化愛好者可在線盡覽昆明市下轄的非遺景點、文化發源地、非遺作品3D圖像等,也可通過平台在線參加各類非遺文化課程,例如在學習完滇劇相關課程后,將獲得平台給予的合格証書。

2022年,雲南首個文旅數字藏品——建水紫陶“獸耳方尊”線上成功發售,配備專屬加密芯片的紫陶作品擁有強大溯源功能,數字化賦能為紫陶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紫陶文化的保護傳承帶來多重利好﹔運用數字技術拿到“身份証”的還有普洱茶。結合當地茶山文化特色,雲南省一些茶企開發出具有收藏價值的“土司茶”,茶餅外包裝採用NFC電子科技芯片防偽,以及人民幣紫光燈防偽、微縮文字防偽,同樣經過質檢權威機構認証,掃碼就能實現全程追溯。

傣族剪紙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已有1500多年歷史。非遺傳承人通過“傳統技藝+數字技術”,創新出多部傣族剪紙動畫短片,例如,講述景頗族目瑙縱歌由來的《太陽之子——目瑙縱歌節的傳說》,“傣族剪紙”和“景頗族目瑙縱歌”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兩種非遺的融合表達,實現了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充分彰顯出德宏州民族團結的和諧之美。

演繹化探索 讓非遺更具生命力

進行演繹化探索,是非遺技藝保有旺盛生命力的助推器。在“中國民間跳菜藝術之鄉”南澗彝族自治縣,國家級非遺彝族跳菜擁有廣泛群眾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活躍在南澗民間的跳菜隊有200多支,跳菜團體承接婚宴、壽宴、周歲宴,以及司儀、主持等業務,不僅活躍在雲南省內,更跳到了省外各大城市。

花燈和滇劇都是國家級非遺,是雲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戲曲藝術。近年來雲南省積極搭建專業賽會平台,連續舉辦多屆的新劇(節)目展演、青年演員比賽、花燈滇劇藝術周、新年戲曲晚會等大型賽會活動,已成為本土戲曲藝術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載體。

身處滇劇傳承前端的雲南省滇劇院,通過創新庭院劇等演出形式,進一步吸引年輕觀眾群體。滇劇《粉·待》以庭院劇形式呈現,伴奏樂隊也從幕后來到了前台,優美哀怨的唱腔,華麗寫意的“服飾道”,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另一出《滇海圓圓曲》是雲南省滇劇院出品的新編歷史題材滇劇,用極富地方特色的滇劇講述雲南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成為劇目創新的又一次積極嘗試﹔雲南省花燈劇院打造的新版花燈劇《紅葫蘆》在舞美和樂隊伴奏方面均實現突破。新劇上演期間,雲南省花燈劇院還舉辦了《紅葫蘆》角色模仿秀活動,在新媒體平台同步推廣,進一步拉近了年輕人與花燈的距離﹔文林小學作為雲南省滇劇文化傳承項目的首所試點小學,已培養出滇劇小演員300余名……多點開花的傳承探索,讓人們依稀看到,花燈、滇劇的傳承之路正在迎來曙光。

文化研學 開辟傳承新路徑

騰沖古紙至今已有近600年歷史,為更好地傳承這門造紙技藝,非遺傳承人龍德正開發出古紙台燈、油紙傘等文創產品,並積極開展古法造紙文化研學。從剝樹皮到紙張成型,完整的古法造紙共有40多道工序,需要18天,文化研學除了學習古法造紙外,還能品嘗到當地特色美食,欣賞到獨特美麗的邊疆風景。目前,龍德正所在的騰沖市新庄社區有20多家古法造紙工坊,古法造紙文化研學的開展,激活了當地的旅游經濟,為當地鄉村振興及非遺傳承提供了鮮活助力。

烏銅走銀距今約300年歷史,是雲南獨創、中國特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昆明官渡古鎮的烏銅走銀傳習館,敲打聲和嬉笑聲不絕於耳,手拿金屬工具的游客正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這項國家級非遺的魅力。一些即將高考的學子將北大校徽刻在自己制作的調羹上,拍照留念,發個朋友圈,許下美好祝願。烏銅走銀傳習館通過開展非遺游學、親子體驗、團建等活動,為該項非遺技藝的活態傳承開辟了一條全新路徑。

雲南非遺是26個世居民族長期融合發展積澱出的共同智慧。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既不能為了迎合市場、創造經濟價值而丟了非遺的根和魂,也不能一味靜態守護,缺少轉化、創新,被時代發展邊緣化。雲南非遺的活態傳承,既要“+”出數字化保護,也要“+”出市場化探索,才能活起來,傳下去。(秦明豫)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