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西盟:村規民約“約”出鄉村治理新風尚

2023年06月26日09:01 |
小字號

端午假期,走進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力所鄉南亢村富倮組,水泥路寬敞、整潔,路邊護砌的花池內,一簇簇黃金菊燦爛綻放﹔五彩繽紛的文化牆,述說著新農村的新面貌﹔錯落有致的民居與花草、樹木相映成趣,既有顏值又有內涵,處處彰顯著鄉村面貌新變化。

“我們寨子變化這麼大,現在像花園一樣,村規民約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都干勁十足。”西盟縣力所鄉南亢村富倮組村民娜香稱贊道。

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紅黑榜。湯保鳳攝

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紅黑榜”。湯保鳳攝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鄉風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提升村民文明素養,力所鄉南亢村把美麗鄉村、勤儉節約、產業發展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南亢村富倮組更是在全縣率先實行鄉風文明“紅黑榜”。

“我們每個季度都會圍繞勞動光榮、勤儉節約、孝老愛親、環境優美評選出“紅榜”和“黑榜”,激勵大家涵養好家風,形成好民風,培養鄉風文明新風尚。”娜香說。

如今西盟縣力所鄉南亢村富倮組家家比收入,戶戶比衛生,人人比孝敬,群眾的精神面貌持續提升,鄉村發展呈現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喜人景象。

西盟縣力所鄉南亢村富倮組的村規民約“約”出了文明鄉風,“約”出了基層治理新模式,是西盟縣發揮村規民約在引領文明鄉風、推動移風易俗,促進和諧有序、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的縮影。

2021年以來,西盟縣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黨建為引領,著力完善村規民約,以示范引領促進群眾文明素養的提升,煥發文明鄉村新氣象。

西盟縣中課鎮窩籠村六組。艾嘎攝

西盟縣中課鎮窩籠村六組。艾嘎攝

“約”出好民風 潤澤百姓心

在村規民約潛移默化的熏陶下,看得見的環境正悄然發生變化,看不見的文明鄉風也吹進百姓心田。

“我們兩家已經是28年的鄰居了,從來沒有頂過嘴、紅過臉,有困難相互幫忙,就像一家人,和和睦睦的。”2023年端午節,西盟縣勐卡鎮西盟村二組56歲的羅美瓊和49歲的黃菊芬一起洗粽葉、包粽子,為兩家人的端午節做准備。

“我們逢年過節都是一起過的,鄰居就是要相互幫忙。”黃菊芬介紹,與羅美瓊家為鄰20多年來,除了平日裡的相互幫襯,每逢這樣的節日,兩家人都是一起過。

在西盟縣勐卡鎮西盟村的村規民約裡,“鄰裡和睦”“孝敬老人”等通俗易懂的話語,都體現出崇德向善的淳朴民風。

勐卡鎮西盟村黨總支書記朱美玉介紹,村規民約作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行為規范,凝聚著村民們的共同道德、情感、精神和價值觀念,在教育引導村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讓“新風”治愈頑疾

為了讓村規民約真正能夠立得住、行得通,西盟縣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關心的鄉村治理、人居環境、移風易俗等村級事務和熱點難點問題納入村規民約,並結合各村組實際加入約束和引導內容。

“過去,村民們辦婚宴形成互相攀比的陋習,不但造成食物浪費,還加重了村民的家庭負擔。”西盟縣中課鎮窩籠村六組村民岩相說。

針對過去個別寨子濫辦酒席、薄養厚葬的鋪張浪費行為,窩籠村制定出了有針對性的約束條例,規定了殺豬數量,杜絕大操大辦和盲目攀比行為,這不僅“定”出了鄉風文明新風貌,也獲得群眾的一片好評。

“有了村規民約后,村民們不像以前那樣攀比,大家還互相監督。”窩籠村六組村民葉春說。

“常打掃、講衛生,房前屋后不亂堆。無雜草、 無垃圾,保持干淨又整齊......”按照“易記、易懂、易行”的原則,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還通過村民自己 “提”、群眾共同“議”的方式修訂完善出朗朗上口的村規民約,切實讓村規民約接地氣,在群眾中煥發生命力。

“村規民約不是一紙空文,更不是牆上的裝飾品,它是集廣大干部群眾智慧的成果,把它融進村民的心裡,才能讓村規民約更有力度。”西盟縣勐梭鎮王莫村黨總支書記張富森說。

據了解,西盟縣把村規民約作為鄉村振興,鄉風文明的重要抓手,全縣36個村民委員會、四個社區,均已經完成了村規民約修訂完善上牆工作。

通過修村規、定民約、樹新風的方式,“約”出了良好的村容村貌,還“約”出了移風易俗新風尚,更讓村民從鄉村治理的“旁觀者”變為“當事人”。

“村規民約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一種重要載體,是村民約定形成的行為規范,它不能與現行法律法規、政策相沖突,不具有處罰權。針對部分村規民約存在實用性、操作性不強的問題,我們將進一步指導各村(社區)修訂完善,讓村規民約成為鄉村治理的有效抓手。”西盟縣民政局干部李扎努說。(艾嘎、鄭迎瑩)

來源:西盟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