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查研究中歷練青年干部

正在全黨深入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把大興調查研究作為重要內容,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推動民生問題解決,回應群眾急難愁盼。這既是新時代新形勢的呼喚,也對青年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干部用好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腳踏實地去實踐,提升本領解難題、銳意進取解民憂,是提高自身素質本領的不二選擇。
用“路雖遠,行則將至”之心,腳踏實地實踐。調查研究的本質在於深入一線。調查研究不是在機關單位憑經驗、看材料、聽匯報,也不是在現場走流程、做表面功夫,而是奔著問題去、帶著責任沖、迎著困難闖,深入基層一線、問計於民,眼睛往“下”看、腳步往“下”邁。青年干部有著蓬勃的朝氣,容易融入到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中,更應主動走出辦公室,深入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調研之路。
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之力,提升本領解難題。調查研究的“靈魂”在於解決問題。一個問題的產生和演變都有起源和過程,特別是一段時間仍未解決的“疑難雜症”,要想妥善處理,必須要有過人的本領和素質。群眾中蘊藏著辦法和經驗,青年干部要積極下沉到基層一線,在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中吃透實情、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要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緊迫感投身到社會、工作的大課堂中,主動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快速在調查研究中成長,找到真實原因和制定科學對策,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
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之勁,銳意進取解民憂。調查研究的“成效”在於讓群眾滿意。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檢驗調查研究是否科學、有效的評判標尺。在推動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板凳會”“群眾會”、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和態度變化。對馬上能夠解決的立行立改、辦就辦好﹔對一時難以解決、需要持續推進的要一抓到底,做到問題不解決不鬆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至少也要給群眾講清楚,贏得群眾理解和支持。(吳新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