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發布雲南晉寧古城村遺址重要考古成果

2023年02月19日08:56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發布雲南晉寧古城村遺址重要考古成果

  日前,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發布平台發布了雲南晉寧古城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這是繼2022年晉寧河泊所遺址重大考古發現發布后,雲南第二個在“考古中國”發布的考古項目。

  本次發布的成果為晉寧古城村遺址2020年至2022年考古發掘成果,遺址位於昆明市晉寧區晉城街道北約5公裡的古城村,是雲南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商周時期環形貝丘遺址。遺址最早於1958年調查發現,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晉寧區文物管理所、晉寧區博物館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兩次考古發掘。兩次發掘共計發現壕溝、護坡、土坑墓、瓮棺葬、棧橋、房址、灰坑、螺殼坑等商周至明清時期的各類遺跡1000余處,出土青銅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木器等各類文物4000余件。

  據古城村遺址發掘項目負責人周然朝介紹,遺址的文化堆積由早至晚可分為商代、兩周、明清3個階段,其中商代和兩周時期遺存是遺址的主體堆積。通過發掘,首次在滇文化核心區發現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環形聚落,由台地、壕溝和護坡共同組成,面積27000平方米,同期遺跡還有土坑墓、瓮棺葬、棧橋等。西周時期環壕結構繼續沿用,在台地中心發現分布密集的房址和螺殼堆等遺跡,房址性質可能與手工業加工作坊有關。春秋和明清時期,使用壕溝和護坡進行防水和防御的傳統仍然被延續下來,反映了湖濱貝丘人群適應和改造濱水環境的生存策略。

  古城村遺址的考古發現是近年來石寨山大遺址聚落考古最重要的成果。厚達數米的螺殼堆積以及大量獨具貝丘遺址特色的遺跡遺物的發現,生動再現了滇中湖濱古代先民泛舟滇池、撈螺捕魚、狩獵採集的文化景觀,也為全面探討滇文化出現之前雲南滇中地區的聚落形態演變、社會組織結構、生業模式、喪葬習俗、環境變遷等問題提供了完整的研究樣本。

  據介紹,古城村遺址的考古工作自發掘之始就得到了省市區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新時代新文物工作方針指導下,遺址在文物保護和活化利用方面積累的經驗具有開創示范意義。古城村遺址是雲南首個進行原址整體保護的古遺址,也是雲南首個基建開發項目向文物保護讓路的成功案例,遺址最終將建設成為考古遺址公園,充分展現貝丘遺址文物資源的獨特價值和古滇歷史文化的深厚內涵,在助推雲南文旅深度融合,豐富公眾歷史文化滋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侯婷婷)

(責編:徐前、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