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文旅

新春走基層

雲南芒市德昂村寨好風光 煙火氣回歸迎新春

蔡樹菁
2023年01月12日11:46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在半山聽風觀景,一覽芒市壩﹔德昂族水鼓舞、酸茶制作輪番上演……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人們來到雲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鄉的出冬瓜村,在暖暖冬日中體驗久違的人間煙火。而這裡的村民們,用三年時間沉澱、提升,走出一條“鄉村文旅+民族特色”的發展之路。

出冬瓜村的民宿項目青昂閣。 朱邊勇攝

出冬瓜村的民宿項目青昂閣。 朱邊勇攝

“不提前預約用餐能保証,住宿可就沒著落了!”村民趙臘退說,元旦期間,出冬瓜村的民宿青昂閣全部住滿,村裡餐廳、小吃攤更是熱鬧。煙火氣回歸,趙臘退和村民們感到:“心裡的石頭總算是落地了。”

出冬瓜村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時期,是全國最古老的德昂族寨子,保存相對完好的德昂族文化隨處可見,這裡居住的德昂族是雲南西部、西南部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

出冬瓜村的民宿項目青昂閣。 朱邊勇攝

出冬瓜村的民宿項目青昂閣。 朱邊勇攝

過去很多年,出冬瓜村吸引了眾多民族學者、影視團隊、國際友人的關注。“好多教授帶著學生來做田野調查,一住就是半個月,還有外國人來拍紀錄片呢!”趙臘退說,因為他當過代課老師,會說普通話,每次村裡來人都讓他當向導,長期耳濡目染,他感受到出冬瓜村發展的潛力,但依然找不到發展的方向。

此時的出冬瓜村,家家戶戶房子裡都有幾根祖上傳下來的木頭,“並不是有保護的意識,而是沒錢修繕房子。”趙臘退回憶。

2009年是出冬瓜村的發展轉折點。當年,出冬瓜村入選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基金資助的“中國文化和發展伙伴框架”項目,擔任小組會計的趙臘退被選為村級協調員。這使他有機會跟隨項目組到北京、四川、貴州等地考察和培訓。

晨霧繚繞出冬瓜村。 朱邊勇攝

晨霧繚繞出冬瓜村。朱邊勇攝

“看到貴州的苗寨、江南的烏江小鎮,都是借助著保留完好的民族文化資源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來發展鄉村旅游業,這些給了我靈感。”趙臘退回到出冬瓜村后,琢磨著從德昂族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產品出發,帶領村子走一條鄉村文旅的致富路。

漫漫十年,出冬瓜村的旅游事業初具雛形,酸茶、水鼓舞皆成了這裡響當當的招牌。隨著雲南交通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游客也慕名前往這個德昂族村寨,感受獨具特色的德昂族文化。

“鄉村旅游需要多方的參與,有政府的幫扶,還要有企業的進駐,可持續發展能把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達到增加老百姓收入的目的。”三台山鄉黨委委員蔣蔚說道。

村中婦女手工做的德昂族織錦廣受游客喜愛。 朱邊勇攝

村中婦女手工做的德昂族織錦廣受游客喜愛。朱邊勇攝

出冬瓜村也迎來了第二次轉折點。借力東西部協作機制,出冬瓜村2021年、2022年共獲得“滬滇幫扶村特色酸茶、堅果產業提升及鄉村旅游整合發展”項目總投資2520萬元。正當這個德昂族寨子准備大干一番時,因疫情影響,去年出冬瓜村的鄉村旅游事業也遭受打擊,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村民們心裡都在打鼓。趙臘退再三思索:“趁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好好規劃村裡的發展,做好准備等待機會的到來。”

現在的出冬瓜村,以“修舊如舊”為原則修繕的干欄式“四檐出水”的“穿斗房”散落村寨,漫步其間,雨污分流改造后地面干淨整潔,明亮的路燈照在寬敞的村道上。

村子還有了半山酒店——青昂閣。這是出冬瓜村滬滇幫扶項目資金建蓋的第一個產業項目,採用“公司+村委會”的合作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圍繞青昂閣,村裡還進行了文旅產業升級。堅果文化體驗區、德昂故事走廊、酸茶體驗坊、百年古井、採茶步道、窖藏溶洞、探險溶洞、德昂水鼓舞體驗區等等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閃耀在出冬瓜村的旅游名片上。

出冬瓜村大量傳統德昂族民居吸引著外來游客。 朱邊勇攝

出冬瓜村大量傳統德昂族民居吸引著外來游客。朱邊勇攝

剛剛過去的2022年年底,一個好消息傳回出冬瓜村:“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作為子項目,跟隨“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一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現在我們村的酸茶可成了香餑餑,好多游客找上門來體驗制作。”更讓趙臘退欣慰的是,村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向他拜師學習制作德昂族酸茶。

“好多人都會問出冬瓜村是盛產冬瓜嗎?”趙臘退笑哈哈地說,“出冬瓜村裡沒有冬瓜,隻有我們德昂族村寨的好風光。”閑不住的村民們又為春節期間即將到來的出游小高峰開始籌備著,這個古老的德昂族村寨正煥發出新生機。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