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開遠進入高鐵時代

經過4年的施工建設,近日,彌蒙鐵路實現全線通車,開遠以開放的姿態融入四海,以包容的胸懷接納五洲。雲南開遠進入高鐵時代!
彌蒙鐵路開遠南站項目於2020年7月開工建設,分為開遠南站站房及站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開遠南站。李嵐卿攝
在空間色彩和質感的選擇方面,從開遠橋梁提取黃褐色為基本背景,配以傳統民居的白色、暖灰色為空間點綴色呼應設計主題,使空間更為自然、靈動。建筑整體造型概念來源於曲線圓潤的開遠“七孔橋”,象征著開遠人民的勞動和智慧。
開遠南站設置了6條到發線、4個站台,站內配備了衛生間、母嬰室、盥洗室、商務候車廳、VIP候車廳、便民超市等設施滿足旅客出行需要。大廳共設置1764個座位,其中包含204個按摩椅﹔綜合服務中心有3台自助取票機、3個人工窗口,服務台有一台自助取票機和一個人工窗口同時供乘客取票、購票,也可以通過進站口核驗身份証閘機進站乘車,非常方便快捷。
停靠在開遠南站的和諧號。李嵐卿攝
“目前站內設備聯調聯試已經完成,所有靜態標識粘貼就位,我們將以滿滿的誠意、優質的服務確保旅客安全到達。”開遠南站站長何永輝表示。
站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位於站房正前方,新建站前廣場、公交車站、停車場、汽車客運站、游客服務中心、加油站充電綜合服務區、6.9公裡道路等配套服務設施。站前廣場北側設地面公交車場,按照4條線路設計,停車坪可容納16輛車駐場等候。
“12月14日,公交公司為了解決市民的出行,延伸了3條公交線路到高鐵站,基本覆蓋了市區大部分區域,方便市民出行。”開遠市公交公司副經理龍美玉說。
開遠南站的公交車。李嵐卿攝
113年前,滇越鐵路的開通帶動了開遠的產業文明,影響並促進了開遠人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的轉變,作為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開遠擁有絕佳的地理氣候優勢,四季鮮花常開,四時瓜果常鮮,高山草甸的休閑慢生活與峽谷叢林的火熱快節奏相得益彰、工業文明帶來的開放理念與獨具地域特色的民風民俗共融共存、咖啡面包的醇香與米線豆腐的濃烈完美碰撞,將在高鐵時代迎來新的機會。
“將以城市即景區、旅游即生活的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改善和提升豐富的旅游產品供給,向當下最受歡迎的休閑、度假還有參與體驗方式進行轉變,延長旅游產業鏈條,提高旅游產業整體效益,助推開遠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開遠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馬紅瑞說。
彌蒙鐵路起自雲桂鐵路彌勒站,途經彌勒市、開遠市,止於蒙自市,正線長107公裡,其中,開遠境內39.3公裡。全線除彌勒站為既有站外,新建竹園站、朋普站、開遠南站、紅河(機場)站4座車站,設計時速250公裡。通車后,開遠至昆明的時間將壓縮至1小時左右,開遠將越過“普速時代”,趕上高鐵步伐。開遠市所屬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將成為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首個開通城際高鐵的自治州。(李雪瓊、國福祥、李嵐卿、劉昊亮 開遠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