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財經

“我每天都在吃辣條,‘辣條之王’為什麼會虧本?”

2022年12月01日08:5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我每天都在吃辣條,‘辣條之王’為什麼會虧本?”

   近日,“衛龍半年虧損2.61億元”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疑惑,“我每天都在吃衛龍,為什麼還會虧本?”

  “辣條之王”衛龍發生了什麼?

資料圖:辣條產品。 韓章雲 攝

  資料圖:辣條產品。 韓章雲 攝

  “辣條之王”為何會虧損如此之多?

  “衛龍半年虧損2.61億元”的消息來自其日前披露的招股書。

  經歷過去年一次遞表未獲批、一次因市場環境欠佳押后上市后,今年6月,衛龍第三次向港交所遞表,並再通過港交所聆訊。

  衛龍的最新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分別約為6.58億元、8.19億元、8.27億元及虧損2.61億元。

  本來平穩增長的業績,為何會在2022年上半年剎住了車?衛龍解釋稱,這是由於與此前投資有關的一次性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影響,且2022年的經營業績將受到該影響。

  據了解,2021年5月,衛龍曾完成Pre-IPO輪融資,這輪投資方由CPE源峰和高瓴聯合領投,紅杉中國、騰訊、雲鋒基金等跟投。

  招股書顯示,2022年4月,衛龍與控股股東及CPE等投資者訂立了股份購買協議之補充協議,衛龍以對價約1576.27美元向該等投資者發行及出售合共約1.58億股普通股。根據相關會計准則,此類股份發行產生了一次性的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共6.29億元,該開支自2022年合並損益表中扣除。

  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這筆大額付款開支,衛龍今年上半年應會繼續盈利。

  營收下滑,衛龍遭遇提價“后遺症”

  除了上半年利潤受大額付款影響出現虧損,衛龍上半年的營收也出現下滑。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衛龍的總收入分別約為33.85億元、41.2億元、48億元。但2022年上半年,衛龍的收入由上年同期的23.03億元減少1.8%至22.61億元。

  就披露來看,這主要由於調味面制品的銷售收入有所減少。2022年上半年,衛龍調味面制品收入為13.41億元,同比下滑4.3%。

  導致銷售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則是調味面制品的銷量減少。衛龍對此解釋為:受疫情因素及上半年對主要產品類別採用新包裝、生產工藝、配方或規格進行最新產品升級而作出價格調整,致使客戶需要一定時間應對該價格調整,所以銷量受到了暫時性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等,衛龍曾進行過兩次提價。有網友評論,“原來2塊一包的辣條,后來漲至3塊,然后是5塊。”還有網友表示,“太貴了,現在已經吃不起了。”

  中新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北京多家超市及線上零售平台,衛龍的主打產品大面筋(辣條)價格已升至5元以上,雖然部分超市及平台會有促銷活動,但促銷價也接近5元。

資料圖:某超市貨架上的衛龍產品。 中新財經 左宇坤 攝

  資料圖:某超市貨架上的衛龍產品。 中新財經 左宇坤 攝

  或需盡快擺脫“辣條依賴症”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近年來食品原材料、包裝成本上行,給食品企業帶來壓力。不只是衛龍,同為辣條企業的麻辣王子也於上半年宣布提價。其他食品企業,如,甘源食品、達利、李子園、洽洽食品此前也均宣布調價。

  衛龍產品漲價背后還有連年增長的營銷費用支出。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衛龍推廣及廣告費用分別約為0.31億元、0.47億元和0.79億元。即使是原材料成本承壓的上半年,該項費用仍高達0.37億元。

  衛龍加碼營銷、制造話題的同時,還出現過“翻車”。因部分辣條產品的外包裝廣告語含有“約嗎”“賊大”“強硬”等,今年3月,衛龍辣條在網上引發熱議。“衛龍辣條包裝被指打低俗擦邊球”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營銷和價格爭議外,在業內人士看來,衛龍雖是辣條領域“老大”,但未構筑“護城河”,競爭者不斷入場。雖然近年來其致力於產品多元化,但從營收上來,仍擺脫不了“辣條依賴症”。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中新財經記者表示,衛龍目前的核心產品仍是辣條,產品結構還不夠豐富完善。“從辣條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來看,衛龍的行業地位沒有問題,但辣條在主營業務中佔比過高,就存在可持續性發展的風險,影響公司的利潤空間。”

  朱丹蓬認為,衛龍需要增添新品類來完善矩陣,開辟高端化、健康化零食產品布局,擺脫不健康、低端零食的印象。“目前衛龍也在做一些戰略調整,包括整個產品矩陣以及經銷商的質量和整個營銷體系。整體來看,也是為未來上市估值這一塊做提升。”(謝藝觀)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