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之光照耀當下引領未來
——寫在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開幕之際

陽光和煦溫暖,藍天映襯著白雲……雖已入冬,秋天依舊戀著“極邊之城”雲南騰沖。柔和的風不急不躁,吹向路邊的銀杏,葉子紛紛飄落,仿佛下了一場金色的雪,又像迎接著參加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的諸位來賓。
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將於12月1日至3日舉行,圖為騰沖街頭。騰沖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12月1日,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將開幕,諸位院士、專家學者齊聚騰沖,為雲南的發展插上科學的翅膀,助力彩雲之南騰空而起,展翅未來。
讓我們一起翹首期盼!
“頂科天團”匯聚騰沖
“像耀眼的星辰,閃耀在轉瞬即逝的夜空之中。”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代表作《人類群星閃耀時》序言中,用詩一般的語言,描述那些創造、改變歷史的偉人們。
頂尖科學家,便是照亮人類前行之路的啟明星之一。
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則將科學家們聚在一起,組成“頂科天團”,共同探索充滿魅力的科技前沿,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
人們好奇,論壇為何選擇雲南,落戶騰沖?在11月26日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騰沖科學家論壇主席顧秉林道出了其中原因。
“雲南,人杰地靈、山清水秀、四季如春,這裡天藍、地闊、雲白、景美,這些都是吸引世界科學家和科學工作者來到雲南,走一走、轉一轉的有利條件,有助於科學家既仰望星空思考問題,又可以腳踏實地地從事一些研究工作。”顧秉林的話語朴實又親切。
“騰沖氣候宜人,它的海拔高度、區位環境、歷史文化、生物多樣性等優勢條件和達沃斯小鎮非常相似,可以學習借鑒達沃斯辦世界經濟論壇的經驗,利用地域優勢,發揮科學家聚集效應,助力地方科技創新、經濟發展。”顧秉林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原校長饒子和因此倡議在騰沖舉辦科學家論壇,把論壇辦成一個起點高、特色鮮明、影響力大、號召力強且可持續的國際科技交流平台,打造成為“科技達沃斯”。
彩雲之南借力騰飛
雲南深知,此次論壇,機遇難得。
“有助於推進構建國際科技創新共同體,有助於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中心,有助於推動搭建東西部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有助於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雲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學勤用四個“有助於”闡述此次論壇的意義。
成果也可以預見:通過論壇搭建的國內國際交流平台,將會把更多的人才、項目、資源吸引到騰沖、到雲南來,促成一批院士專家團隊、一批高水平技術成果、一批高科技企業落地雲南。
當然,舉辦此次論壇,雲南有這個能力和底蘊。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以奔跑者的姿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推動雲南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次論壇的舉辦地騰沖,近年來亦通過強人才、建基地,不斷將科學的種子植根於騰沖大地。
科學之光引領未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壇即將開幕,為招待好尊貴的客人,雲南“無微不至”。
為高標准、高質量辦好本次論壇,雲南省人民政府成立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組織委員會,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協調聯動、形成合力,抓實抓細論壇籌備工作,以實際成效體現論壇的國家戰略、雲南特色。
醫學技術如何創新?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如何推進?如何強化瀾湄區域科技人文交流……在2022騰沖科學家論壇上,院士學者們將向全世界發出嘹亮的科學奏鳴曲。同時,本次論壇將倡議設立“騰沖科學大獎”,發布《騰沖科學家論壇宣言》等。
“論壇的舉辦,每年將直接或間接拉動一產、二產特別是三產轉型升級,形成論壇經濟新的增長點。”王學勤表示,舉辦好騰沖科學家論壇,對擴大騰沖、保山、雲南的對外知名度將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通過論壇搭建國內國際交流平台,可以把更多的人才、項目、資源吸引到騰沖、到保山、到雲南來。
科學之光照耀當下,引領未來!
讓我們一起期待騰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推動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科技創新共同體,推進面向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東西部科技合作交流,助力創新型騰沖、創新型保山、創新型雲南建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