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退伍老兵歷時3年完成“飛奪瀘定橋”木雕

2022年11月07日10:1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近日,在雲南省玉溪市紅塔區玉帶街道,72歲的退伍軍人普明才和徒弟夏磊、彭勇、普春權耗時3年多,雕刻完成長8.2米、高2.2米、寬2.2米的“飛奪瀘定橋”木雕作品,引來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

普明才和他的木雕作品《飛奪瀘定橋》。郭雨晨攝

普明才和他的木雕作品。郭雨晨攝

瀘定橋位於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建於康熙年間,自清以來,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1976年,從部隊退役的普明才成為了一名木匠,一直從事家具制作。2014年,他萌生了雕刻紅軍長征路上經過的有革命意義建筑的想法。“革命先烈拋頭顱、洒鮮血,才換來了偉大的新中國,我用這個作品來紀念他們,同時提醒青年一代永遠牢記偉大的長征路,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普明才說。

為了盡可能地復原瀘定橋,2018年,普明才師徒四人來到四川大渡河上,拍下了兩岸橋頭古堡、鐵索,以及建筑的每處結構細節。回到玉溪,普明才對這些結構反復研究,心中有數后,他買來了木料細膩耐腐的黃楊木,2019年1月15日,在普明才一個十多平米的車庫裡,師徒四人開始了漫長的創作之路。

普明才為他的木雕作品《飛奪瀘定橋》裝上最后一件輔件。郭雨晨攝

普明才為他的木雕作品《飛奪瀘定橋》裝上最后一件輔件。郭雨晨攝

8月22日,普明才師徒四人雕刻的《飛奪瀘定橋》作品終於完工,整個作品由2600多件輔件組成。《飛奪瀘定橋》木雕作品恢弘大氣,樓閣惟妙惟肖﹔橋頭的古堡頂上的兩條龍如若騰雲駕霧,栩栩如生﹔連接兩座橋頭古堡的“鐵索”鏈上,擺放著門板、船板……“下一步,我將沿著紅色文化這條主線,繼續把長征路上有紀念意義的建筑通過木雕的形式還原出來。”普明才說。(李星星、方思培、李海東、楊宇、奉玉萍 紅塔區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