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雲南澄江織密發展交通網 鋪就群眾“幸福路”

2022年10月04日09:1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近十年來,雲南省澄江市交通發展日新月異,按照“完善骨干網、織密支線網、提升主干道”的工作思路,打造了以國道、省道為主干道,縣道為主體,鄉村道為基礎的綜合交通體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澄江織密發展交通網,鋪就群眾“幸福路”。耿鈺攝 (2)

澄江織密發展交通網,鋪就群眾“幸福路”。耿鈺攝

在前往澄江市路居鎮三百畝村的路上,沿著寬敞整潔的瀝青路往前走,一路上觀景平台、植物景觀隨處可見,呈現出“路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畫面。三百畝村村民崔金梅介紹,早些年前,由於進出村道路狹窄、路面坑窪不平,特別是遇到雨天,出行困難成為常態。

“我剛來的時候,三百畝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沒有像樣的道路,以前種出烤煙都是靠人背出去交售,雖然有輛拖拉機,但道路都不通也開不了。”崔金梅說。

澄江織密發展交通網,鋪就群眾“幸福路”。耿鈺攝

澄江織密發展交通網,鋪就群眾“幸福路”。耿鈺攝

在解決三百畝村群眾出行難問題的同時,這條3.9公裡的農村路,也為三百畝村農產品銷售打通了“最后一公裡”。三百畝村一直有著種植香椿的歷史,沒修路前,由於香椿保鮮時間短,不耐儲存,因不能及時運輸銷售,村民的收益大打折扣。現在路修好了,村民們打心眼裡高興,說起“四好農村路”帶來的好處,崔金梅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

“把道路修通后,香椿摘下來,收購商開著車來村子裡收,價格都是八九十元一公斤,道路通了對群眾增收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崔金梅說。

農村,因路而變化,發展,因路而提速。“四好農村路”建設,只是澄江十年來交通發展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澄江市境內公路通車裡程達1061.5公裡,其中:國道35.8公裡、省道74.3公裡、縣道178.6公裡、鄉道642.9公裡、村道70.4公裡,境內有高速公路59.5公裡,實現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澄江織密發展交通網,鋪就群眾“幸福路”。耿鈺攝

澄江織密發展交通網,鋪就群眾“幸福路”。耿鈺攝

澄江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楊超介紹,十年來,澄江市交通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澄江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建設和升級改造全面有序推進,大力推進以“綜合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扎實推進以“五高”“三縱三橫”、農村公路建設等工作為核心的交通網絡,著力構建高速公路、國省道、農村公路相互融合、互為補充、內通外連的復合型便捷交通體系,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支撐。

十年來,澄江市完成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的兜底性目標任務,實現了“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庄嚴承諾,有力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十年來,澄江市城市路網結構提檔升級,按照一級公路參照城市主干路標准升級了梁王大道、仙湖大道、中山大道三條南北縱向觀光大道。

十年來,昆明繞城高速、呈澄高速和澄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形成了昆明和玉溪、呈貢、澄江、通海、宜良等縣市間的高速公路網。

楊超介紹,下一步,澄江市將緊緊抓住“十四五”交通發展機遇,完善以“五高”為主的對外交通體系建設,結合澄江市建設“三個國際城市”及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要求,繼續完善城市路網結構,繼續推進“三橫”及縱向梁王河副線工程建設,實現城區主干道與高速公路及撫仙湖景區順暢銜接,暢通澄江進出“大通道”,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以更高標准建設農村公路,加快推進“綠美交通”建設,實現澄江市交通高質量發展。(耿鈺、保娜 澄江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