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安寧:工業城市一路向“綠”

人民網記者 程浩 徐前
2022年09月08日08:5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初秋時節,走進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天華苑小區旁的清靈毓秀口袋公園,曲徑通幽,回廊影綽,花兒在微風中顧盼生姿:涼亭下,大爺大媽聊天納涼﹔草地上,孩子們圍著帳篷追逐嬉戲……

安寧隸屬雲南昆明,一個典型的工業城市,去年上榜“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是雲南省唯一上榜縣(市)。

清靈毓秀口袋公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清靈毓秀口袋公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雖以工業立市,但走進安寧城區,處處草木蔥蘢、樹影搖曳,穿城而過的螳螂川碧波蕩漾、水汽氤氳,與印象裡的工業城市全然不搭。

此種景象,與當地黨委政府花大力氣打造的口袋公園不無關系。從2020年起,安寧市把城區不起眼的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利用起來,建成近50個口袋公園,讓市民在生活轉角處遇見“詩和遠方”。

推門見綠,知足!

“清靈毓秀口袋公園所處位置原本是塊建設用地,周邊有高壓鐵塔,不符合建設條件,就一直荒著,不少人在地裡種菜,影響市容市貌不說,還造成土地浪費。”安寧市城管局園林綠化科科長蔣祁“吐槽”說。

為優先城市綠化資源,前兩年,政府將這片土地性質調整為綠化用地。這片地的“命運”迎來轉機。

彼時,安寧市推動口袋公園建設,市城管局調研求証后,決定將這片3萬多平米的土地建設為口袋公園。

去年10月,這一安寧市最大的口袋公園建成。看著郁郁蔥蔥的植被、紅色的地磚、復古雅致的涼亭,65歲的市民王大爺打心眼裡高興。

王大爺家住天華苑小區,沒建這個公園前,要逛公園,得走上一刻鐘。“現在好了,推開小區門就是公園,環境還好,知足了!”他樂呵呵地說。此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打在他雙頰上,溫暖舒適。

清靈毓秀口袋公園與天華苑小區僅一牆之隔。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清靈毓秀口袋公園與天華苑小區僅一牆之隔。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何為口袋公園,指面向公眾開放、規模較小、形狀多樣、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面積一般在幾百至幾萬平米之間,類型包括小游園、小微綠地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年8月曾發布通知稱,將推動全國於2022年建設不少於1000個城市口袋公園,為群眾提供更多方便可達、管理規范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

清靈毓秀口袋公園只是安寧市近兩年建設的諸多口袋公園之一。早在2019年,安寧市便在雲南省率先提出建設口袋公園的理念,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新建100個口袋公園的目標,旨在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截至2021年年底,安寧市已建成口袋公園46個,面積最大的3萬多平米,最小的僅有三百多平米,市區“推窗見綠、開門見園”的城市公園綠地布局正在形成。

昔日臭水塘今日后花園,舒服!

口袋公園建設並非一帆風順。清靈毓秀口袋公園所處位置土地歸屬轄區街道,要建口袋公園,前期溝通協調相對簡單。一些地塊產權歸屬企業,政府要建口袋公園,難度不小。龍山湖畔小區附近兩個天然形成的水塘便是其中之一。

蔣祁介紹,兩個水塘產權屬雲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安化工),性質屬綠化用地,過去沒有雨污分流處理,龍山湖畔小區生活污水直排到水塘,導致水體嚴重富營養化。“建口袋公園時我們把水抽干,連一條魚都沒有。”他說。

期間,天安化工每年投入10多萬元處理水質污染,但收效甚微。咋辦?經多次協商,安寧市政府與天安化工達成協議,由企業無償提供土地,政府出資建設口袋公園及龍山湖畔小區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系統並負責后續管理。

經過數月施工,口袋公園建成,昔日的臭水塘蛻變成可供居民休閑娛樂的后花園。因兩個水塘相鄰,公園取名為“雙潭印月”。蔣祁介紹,公園佔地面積2萬多平米,可輻射周邊多個小區居民。

雙潭印月口袋公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雙潭印月”口袋公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來到“雙潭印月”口袋公園,潭水猶如一面明鏡,四周草木、樓房倒映在水面,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呈現在眼前。

“以前路過這裡,累了都不想就近休息,現在好了,水清了,大家都願意來這邊休息,聽說連我們小區的房價都跟著漲了!”家住龍山湖畔小區的李女士說。

截至目前,安寧市近50個口袋公園中,有13個通過“政企共建”的方式建設。“妥善解決了‘征地難、選地難’等問題。”蔣祁說。

拆牆透綠,真好!

“好像是去年六七月份……”市民張女士記不清市政府辦公區厚重的實體圍牆是什麼時候拆了,不過她覺得,“現在這樣挺好!”

現在是啥樣?樹木葳蕤,花草茂盛,亭台樓榭……一個精雕細琢、市民共享的口袋公園。

安寧市政府辦公區圍牆沒拆前,裡面有塊綠地。2021年,安寧市啟動拆牆透綠工程,讓市民共享綠色空間。市政府率先行動,拆除辦公區七百多米的圍牆,又對原先雜亂無章的綠化景觀進行改造,讓“關”在牆裡的景觀“走”了出來﹔市委也在拆除辦公區圍牆后建一個小而精的口袋公園,並向社會開放,與市民共享。

小小的景觀微改造,打造出了市民能入、宜留的休閑公共空間。蔣祁說,通過前期實地踏勘,征求涉及單位意見,他們已初選出醫院、社區等納入下步拆牆透綠的范疇,破解“圍牆鎖綠”困局。

安寧市政府辦公區圍牆拆除后建成了口袋公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安寧市政府辦公區圍牆拆除后建成了口袋公園。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破解“圍牆鎖綠”困局外,建設口袋公園,安寧市相關職能部門摒棄千篇一律的風格,以最精細的態度面對城市治理,將市民的需求放在心上,落實到項目上。

蔣祁說,建設中,他們利用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根據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等因素,按照“一園一品、一園一景”思路,定位不同區域特色,構建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態空間,真正把口袋公園打造成為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願望的民心工程。

“小孩子多的地方,我們修建植物迷宮,取名‘趣園’,讓孩子們玩得開心﹔安寧的市花是梅花,我們打造了梅園……”蔣祁一一列舉。

此時,安寧市政府辦公區的口袋公園裡,悅耳清朗的鳥叫聲此起彼伏,有孩子得知記者來意,閉上雙眸,貪婪地呼吸,竭力展示著這份寧靜與美好。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