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經濟主要指標持續回升

今年以來,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延宕反復的疫情形勢,全省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推動全省經濟持續恢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發展的韌性不斷顯現。
8月18日,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至7月,全省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主要指標繼續回升,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工業經濟加快恢復 企業效益明顯改善
1至7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7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4%,比6月提高5.9個百分點。
三大門類保持較快增長。其中,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制造業增長8.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6%,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分別增長24.4%、20.0%。
產業升級發展新動能成長趨勢明顯,高技術產業發展較快。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30.3%。從產品產量看,汽車產量同比增長50.6%,比上半年提高13.1個百分點﹔單晶硅產量同比增長38.1%,提高6.9個百分點﹔精制茶增長12.7%,提高20.6個百分點。企業效益改善趨勢明顯,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666.65億元,同比增長16.3%﹔實現利稅總額1714.70億元,增長14.3%,其中利潤總額785.11億元,增長19.0%。
能源供給保障穩定 用電量穩步提高
隨著雲南省一系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持續發力,生產要素保障得到加強,能源供給保障穩定,對經濟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1至7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2131.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1%。其中,水電1710.33億千瓦時,增長26.8%,火電254.66億千瓦時,下降17.1%。清潔電力比重達88.1%,比上年同期提高4.2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1348.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比上半年提高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961.68億千瓦時,增長12.8%,提高5.1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 工業投資持續高速增長
1至7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4%,比上半年回落0.6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3.1%,提高1個百分點。
一二產業投資增速加快。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3.0%,比上半年提高2.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2.6%,提高1.4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持續高增長。工業投資增長42.4%,比上半年提高1.4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增幅擴大,佔全部投資的比重19.1%,其中能源工業投資增長85.0%。其他重點行業支撐有力,數字經濟、水利投資分別同比增長47.9%、37.4%﹔社會領域投資中,教育、衛生投資分別增長39.8%、25.4%﹔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4.8%。
市場消費穩步恢復 升級類商品增勢較好
今年以來,隨著消費市場的持續恢復,對全省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作用進一步顯現。1至7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3.03億元,同比增長0.4%,比上半年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3.15億元,增長2.0%。
具體來看,餐飲收入837.61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商品零售5195.42億元,同比增長0.5%,提高0.2個百分點﹔城鄉消費同步增長,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253.47億元,同比增長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79.56億元,增長0.6%。
從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看,基本生活類商品穩定增長,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商品分別增長6.1%、4.3%。消費升級類商品增勢較好,金銀珠寶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分別增長23.8%、15.8%、11.8%。新能源汽車增長2.1倍,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增長28.6%,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增長20.7%。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增長31.6%。
財政收支總體平穩 留抵退稅成效顯著
1至7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58.5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9.5%,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8.3%。全省稅收收入完成631.5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增長6.9%,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32.0%﹔非稅收入完成426.9億元,增長16.3%。新增地方級留抵退稅378.57億元,增長22倍。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034.05億元,同比增長0.3%。重點領域支出保障有力,其中,科學技術支出37.17億元,增長25.4%﹔交通運輸支出456.83億元,增長11.2%﹔教育支出642.28億元,增長2.1%。
留抵退稅政策的深入實施,有效緩解了企業壓力,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
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總的來看,1至7月全省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運行總體平穩。同時也要看到,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受多重因素的影響,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難度有所加大。全省各級各部門應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精准控制疫情傳播,持續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堅決守住安全發展底線,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全力以赴做好三季度經濟工作。(記者 胡曉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